书法的印章有什么讲究?
书法的印章有什么讲究?
一般是:一个起首章、姓、名,共三个章
如是绘画作品,也可多一个闲章或压角章
建议你刻:姓(朱文--阳文)、名(白文--阴文)、姓名(朱文--阳文)、长椭圆(或长异型)闲章(朱文--阳文)。这是最起码的了。(单名可以加字,例如:印、玺之印、金
术等等)
另,落款、盖章是要讲究章法、布局、虚实的整体性的,不是看别人怎样你也怎样的。
印章款识除了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来鉴赏外,有些款识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它可以或记事或抒情,或谈艺或品味,读之令人神往,发思古之幽情。所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不单是指印文,而且也适合款识,两者都具有金铸玉琢的微
妙感觉,同样引人入胜,唤起我们不尽的联想,带给我们无穷的意味。
书法用印一般有以下几条:1、姓名印,包括堂号斋馆印;2、补白用印,包括起首印、压角印、压腰印。内容一般是吉语、警句、肖形等
。印章内容要与作品内容统一、关联;3、姓名用印大小一般与落款字迹大小相当,补白印
视作品篇幅大小而定;4、书法作品必须用至少一方印即姓名印,其它可视作品篇幅、章法、行气等补印;5、用印一般用红色印泥,印章要盖正以及清晰,除非要求特别效果。
书法印章有几种?
书法印章有3种。
1、名号章
名号章,又叫姓名印。书画上用的名号章多为方形,是题款署名用章,名号印的盖法是落款正下方盖一个或一对。
2、闲章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
3、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鉴藏章开始在唐朝,宋以后盛行,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印章起源:
1、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印章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2、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名相苏秦佩戴过六国相印,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也就是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