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之春
奇想之春简介
展览“奇想之春”的构想借鉴了以第一人称写作而闻名的美国记者、散文家琼·狄迪恩(Joan Didion)在其《奇想之年》中独特的写作风格。这部回忆录聚焦于与作者相伴四十余年的丈夫和唯一的女儿在一年之内相继离世的情感历程,狄迪恩并未将这段经历书写成任何令人沮丧或催人泪下的描述,而是以振作的精神和反思性的文笔铺陈了个体如何被置于某种事与愿违的情景,又如何面对如历险般的境况。作者在看似向前推进的时间中,将已逝去的记忆重复地嵌入,又叠加进当下的主观回应,线性叙事在思绪的拉扯间愈加碎片化,更带读者一起堕入她的记忆旋涡,反复迂回在当下与过去的重叠时空中。当往事已成追忆,作者的思考不仅希冀着对从前的延续,也追寻着当下的出口。
本次十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并非试图寻求她们与作家在个人经历上的相似性,而是关注于当“失去”成为无形的常态时,艺术家们如何将其转换到艺术创作中去。身处城市飞速发展进程的当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到不断更迭、逝去的现实中,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面对着“失去”的悲痛,无论它停留在个人情感上,还是发生在社会归属、时间流逝的记忆再现、城市变迁、自然生态等层面,如何通过行动去发现和重建意义成为了每位创作者的动力。再则,在我们的感知系统经受着科技发展所造成的钝锉,也更因多重现实的叠加与错位、意识形态的侵占而趋于混乱时,我们又如何在变化的常态中找到出口,并重新安置自身的存在?
“奇想” (Magical Thinking)一词是中性的,它并非单纯地指向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为那些事与愿违的无奈赋予某种“希望”。它在人类学概念中常被定义为先行于逻辑(pre-logic),并泛指一些民间信仰或原始崇拜中对某些现象的非理性归因,例如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可能仅因在时间上接踵而至,就被认定为有因果关系。 “奇想”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思维混乱的表征,常将私人情感与一般现实混淆起来,这种心理活动同时也往往是驱动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感知发现与理性思考的结合。
狄迪恩曾用“为了活下去,我们述说自己的故事” 这样铿锵有力的语句将情感控诉转换为个人信仰的宣言。对用作品表达自己的艺术家而言, “还有那些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事情,所以才有了艺术。” 此次展览邀请的十一位艺术家均为女性,一方面,她们以作品对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 在半个世纪前震荡艺术界的《为什么没有伟大女性艺术家?》做出回响。她在开篇中所提及的 “解放运动背后强大的力量主要源于情感——个人的、心理的和主观的,它的核心在于面对当下和急需。” 即便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引用这句话放在正在发生的一切难以置信的社会事件中,仍然显得讽刺且更为迫切。另一方面,展览试图放大作品中感知层面的元素,去发现诸多维度上的个人情感如何成为引向参差现实的途径, 以及个体创作者在其中寻找意义的方式。我们又能在这些从各自生活轨迹中所获取的细腻琐碎的主观感受所完成的作品中,发掘出哪些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片段?
在这个春寒料峭、转瞬即逝的季节,通过呈现这十一位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展览“奇想之春”期待与观众一同在面对、共存、出逃相同的命运中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