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邀请展(巡展)
随着2022年的3月来临,“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 邀请展”巡展到了岭南美术馆。
这个展览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等承办,已在武汉美术馆成功展出。展览展现了中国水彩画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创作成果,总结梳理了中国水彩静物画脉络发展及学术方向,反映了中国新时代文化观和价值观,拓展了新时期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需求。
定义什么是“静物”是很不容易的,只要看完这个静物画展就能意识到这一点。词典也很难在短短数行文字之内为“静物”一词下一个清晰准确而容易理解的定义。“静物”的定义往往冗长而晦涩,而且还不见得完整,有时画家对“静物”的定义还具有误导性,或者对普通观众而言难以理解,出现这样的局面有若干种原因。首先,“静物”的定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人群中有非常大的差异性,即便将范围限定于当代,全球各地的人们依然对静物具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每种文化对静物都有自己的概念和定义,而这些概念和定义是建立在该民族的历史、知识和传统之上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西方人对“静物”的认知绝非权威,更不是“真理”,只是诸多认知方式之一而已,也绝不是一元的,所以我们也经常举办一些以“静物”为主题的研讨会。很高兴我们能共聚一堂,在武汉美术馆首次讨论“静物”这一共同关注的主题。然而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意识到彼此理解的并非单一性的静物,每位画家对静物都有自己的定义、分类、理念和感知。对静物的感觉有时很难与他人分享,有时甚至完全做不到。今天我们对水彩画的“静物”加以关注,认为静物不仅仅是一种物体或在空间里的色彩变化或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物体的情感和感知现象。一切与静物相关的课题都具有文化上的相对性,这些课题绝不能脱离时代和地域,更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来研究。
要为静物立传,我们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研究器物和物品在日常生活和世俗文化中的地位、宗教对物品的谕示、学者对物品的思辨、艺术家对物品的再现。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领域有很多,也提出了我们要解决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我们现在不能忽视任何在中国水彩艺术发展历程中有文献价值的优秀作品,因为从本质上说,对中国水彩静物画的研究是一个跨文献的学术领域,对水彩静物历史的研究能够给我们带来大量有用的信息,增进对传统的了解。
在这次画展中,有些作品使得我们跳脱出画面本身,并进入更深入的审视、思考和行动当中。作品中的水与彩,表达的每一步都能够让人激发共鸣,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观看者能够亲身感受到创作作品时发生的一切。这些静物画仿佛是时间的载体,那是一种漫长而平和的时光,不会受到不断更新的潮流所左右,正是如此,这些作品才能把我们从那种四处蔓延的不满足中解脱出来。
最好的静物作品就是我们已经真真切切拥有了对物品的感知,与它相遇,让我们感到心满意足,成就了各自主人眼里独一无二的静物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其实也从属于某个系列,但在作品里表述的物件的存在,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令我们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体验到一种独特的平和感。
如今,我们面临的世界更加瞬息万变,没有过往的循例能够参考,未来于是更显未知。中国水彩人怀着对艺术的热爱,继续各自精彩人生,虽然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仍然努力创作,认真感悟与再现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让我们的作品题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时代感更强,讴歌与颂扬生命力量的伟大,推动当代水彩走向新的发展时期。
陈坚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
作品欣赏
部分艺术家作品
王肇民《苹果》48×64CM 1987年
陈秀莪《嫩椰》40×57CM 1975年
胡鉅湛《鱼》39×54CM 1980年
殷保康《篮中鲜花》55×75CM 1998年
朱辉《农家小木桌》43×56CM 1991年
周刚《窗外有雨花更盛》150×105CM2021年
奥迪《老相机与图册》38.5×53CM 2018年
许江《远旅》75×130CM 2008年
刘寿祥《有白色衬布的静物一》70×92CM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