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西方审美发展历程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人们的审美的差异。中国有中
国的评判美的角度,西方也有西方的判断美的方式。
审美,是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
审美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
美的能力。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生活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
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感情
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领悟美的原则,发
挥其创造能力。
西方历史上,人们期望的美女要面部迷人、身材窈窕、温柔而且性感。
古希腊人来说,标准的美女形象应当是:椭圆形的脸,平滑的额头,笔直
挺起的鼻梁,扁桃形的眼睛,微微鼓起的衬衫。除此之外,向往崇高的古
希腊人还觉得美丽的女人应当显得表情宁静,甚至略有些严肃。
西方人似乎更加注意美女的体形,中国人对美丽女人也自有一套衡量
标准。汉唐时代,人们崇尚健美,所以那时的美女往往都是宽颐肥体,肩
圆胸阔,显得雍容华贵。到宋代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
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是:饱满的瓜子脸,
眉毛细长如弯弯的新月,四肢和手指纤巧,皮肤细腻,白里泛红。而西方
历史上,却始终崇尚椭圆形的脸、平滑的额头、笔直挺起的鼻梁、扁桃形
的眼睛、微微鼓起的胸部。而这种审美观也一直延续至今。
这里只是讲了人体的审美。而大自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式的美,摄
影就是来记录大自然中的各种形式的美,自19世纪30年代摄影术诞生以来
由于中国与西方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以及文化传
统的不同,因而中国与西方摄影艺术的审美意识、艺术理论产生了差异性。
摄影术是科学的产物,而在不断提高审美的基础上,加上艺术的升华
审美提倡正面积极的影响,反对消极面的。中国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倾
向于人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反映在审美意识上
是审美主体投入审美客体,客体融于主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