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美术  >  美术欣赏  >

为什么当今美术教育都把学绘画入门,都从素描色彩去教学,而不是国画开始?

时间:2022-06-03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当今美术教育,绘画入门都是从素描开始,而不是国画

自中国美术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不懂素描,因为古代西洋画还未传入中国

古代国画家,都是以墨分五彩,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的墨色淋漓的深浅变化,然后以皴擦点染营造山水的体积感,而不是以素描来塑造物象的体积

为什么现在美术教育,绘画入门都是学素描,而不是国画

个人拙见,如果亲以绘画为兴趣爱好,不参加考学,不走专业路线的话,那你绘画入门,学习国画没什么不妥,不学习素描也可以

但是亲如果要参加艺考,以后走绘画专业路线的话

那么,素描是必学的绘画基础,哪怕你上大学之后,学习国画专业,艺考还是要过素描这一关

为什么绘画入门是素描,不是国画

个人拙见,因为素描是一切画种的基础

并不是国画是一切画种的基础

因为素描,是版画,国画,油画,雕塑的基础,重要的地基,骨架

素描,油画,版画,雕塑是西方画种,所以素描是西方画种的地基,而不是中国画是西方画种的地基

所以素描是绘画入门必学的基础

亲假如精通国画,但是不会画素描,所以你哪天想画油画时,却不知道从何下笔,如何塑造油画中真实立体的形体结构

但是你精通素描,色彩,你开始画油画时,就会顺手许多,很快就能熟练

为什么刚才说,精通国画,但是不会素描的人,画油画时很难下笔,甚至会一头雾水

因为油画,国画,本身两种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艺术,其绘画技法,绘画思想,创作理念都是大不相同的

你精通国画,你很擅长营造国画中的意境

但是你没有素描功底,所以有国画功底的你画油画时,你国画中的朦胧隐约的意境在油画中并不提倡

因为油画注重在画布上真实再现三维立体的人物,三维立体的场景空间,所以国画中的皴擦点染并不是油画中的技法

而且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是油画中焦点透视冲突的

但是如果亲有素描功底,画油画时,就会知道从何下笔,如何用素描关系,塑造油画中立体真实的形体,如何用素描关系,营造科学的光影色彩关系

所以,素描的涵盖范围,相比国画更广阔一些

你素描功底深厚,学习油画,版画,雕塑更容易

但是你精通国画,没素描功底,不一定能画好油画,版画,雕塑

所以,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必备基础,对于参加艺考,走专业路线的人来说

如果你不参加艺考,只学国画,不学素描也没什么冲突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条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这是因为,素描和国画中的写意技法并不冲突,任何一个画种的绘画作品都有素描关系,只是表达的手段不同。美术教育先从学习西方素描技法开始,有利于绘画专业的发展。

素描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构图。中国画看似随性,但并非不讲究构图和颜色关系,“谢赫六法”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法则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了梳理和规定。有的学生画完一张画,看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其实就是画面的构成和色彩关系没处理好。以往的中国画教学对于类似构图,透视等学课没有特别系统的教授,更多的是临摹、老师的心口相传和学生通过实践的领悟。但通过素描等基础美术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科学的学习绘画技法。

素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画的教学模式和效率,国画以往的教学都是师傅带徒弟,通过口传心授。哪怕是现在的山水画课,也是老师给学生课图稿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的规律。其实这些规律法则除了中国画特有的技术特点以外,根本上是对于画面的整体掌控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画面的素描关系对不对、黑白灰的运用合不合理。通过素描色彩等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学生,对于绘制一副画的理解力及完成度是高于没有经过素描等基础教育的学生的,且在他们今后的绘画发展道路中会逐渐显现。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特殊符号花藤字体在线生成器,花藤字体在线生成器字体在线转换 特殊号花藤字体在线生成器,花藤字体在线生成器字体在线转换 提起特和燃态殊号花藤字体在线生成器,大家都知道,有...
怎样练好签名 自己设计的,都不算太难的写法,多描几次就可以了,希望能到你。 周凤娟个性签名怎么练 网上一查就有了 如何练习好艺术签名 1、借助软件。网上有很多...
一、书写技能大赛的艺术字怎么写 艺术字的写法是因人而异的,我认为艺术字的写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用夸张的写法。将所写的字长度和宽度适当拉长,使其与原本字体大小...
推荐阅读
  • 中国一级国画画家有哪些? 2023-01-02
  •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的协会会员名单 2023-05-07
  • 浩字艺术签名? 2023-03-05
  • 山东画家排名前20位? 2023-03-1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