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普通大众看不懂的称为艺术,如毕加索作品,难道这就是艺术?
这个问题有一个核心点,就是将毕加索作为案例列举出来,那么,我们就从毕加索的作品开始分析什么是大众“看不懂的艺术”,以及“我们为什么看不懂”的原因。
我们先打个通俗的比喻,你跟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见面还没有交流,就让你开始全面、正确地评价他,你觉得这个可能吗?
显然不能。
所谓的大众看不懂的艺术,其实跟这个比喻很类似,就是我们不了解它,所以才说看不懂。
再举个例子,中国的书法艺术中,人们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楷书或者行书,因为这两种字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应用也广泛,所以见多了,就看得懂,也懂得欣赏。
但是一旦出现飘逸灵动的草书,我们还是一样会失语,就不知道如何评价了。
现在,我们来说说毕加索的作品。实际上,从毕加索开始,他代表了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开端,并引领了大半个世纪的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讲,毕加索代表了现代主义,也代表了什么是看不懂的艺术。
当然,这仅仅是对中国观众来说。
在西方观众的眼里,毕加索从学习印象派开始,还对后印象派、野兽派的风格加以学习和利用,形成了自己风格——立体主义。
毕加索风格的形成还来源,在西方观众眼里是传承有序的,来龙去脉都一清二楚,艺术史的轨迹,在群众眼里一览无遗,所以西方的观众是看得懂的。
反观国内的观众,我们除了对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等油画看得懂之外,再往后急速变革与发展的20世纪的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我们的艺术家在这段艺术历程上,我们是缺席的。
所以,没有艺术家的传播,当然也不会有看得懂的观众,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不同之处,西方以技术造形为主,而东方艺术以文化为轴心,贯穿诗心,书心,画心的诗意。
我个人认为,画为35分,诗为30分,书法30分.印章印泥为5分,那么,毕加索的画无论技术传神可满分35分。也就是说,毕的作品有30分的欣赏价值。
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比如诗30分,书法30分,画35分,为满分,还有印章,印泥5分共100分。
两者之间,无论文化底蕴,欣赏的内容及意境,当然是100分的艺术价值高许多。
今之一大部人,不是真明白的明,而是名家的名,(不知真懂还是装懂)。用西方一套一套惯用的艺术词汇,自欺欺人,也欺外行人。当然我这样讲得罪了一大批油画家。[大笑]
我只代表个人,如果是本土艺术都欣赏不了,去欣赏外国人的东西,那他的美学一定是不健康不正常的审美观。
另,西方的人体画,大同小异,风格类同,千篇一律的色彩,毫无新意,捧着十六,七世纪的一点文艺复兴的本钱至今,其实都是重复,基本都是行画一类型。没诗赋的题拨,没书法的流畅朴拙的线条,没有王维远树如烟的含蓄美
只有一幅画,尽量画得精微,但与中国画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性的文化组合美,相比之下,可见高低。大家认为如何?[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