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圈的恶性的循环,使得审美变成了审丑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画的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不同的审美眼光,造就不同的艺术标准
但是这种审美之争,不属于百家争鸣
是取决于观者的文化与修养
所以不同的书画作品适合不同的群体
因而,观者不要评价不同审美标准的作品和作者
书画有技法,因而技法有高低
技法是千年凝练的结晶,所以技法有标准
在技法的审核中,是标准统一的,但是中西有区别
因而,书画鉴赏是有一个共性认知的
所以,书画的艺术的呈现呢,要建立在技法娴熟的条件下
也因此,“书画成品”方可谈艺术
何为品?技法已达到化境者所创作的作品
书画的艺术,是有条件的认知
只有达到这个条件的才能作为审美评定
这种书画审美出现争议,可谓百家争鸣
无技法可言者,所画的画作,不可以称之为画
因而,此类“画”不可能产生审美导向
可因大多数人不具备书画艺术的审美能力
使得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毫无技法可言的画作
从而造成了,一种扭曲的审美观点
而具有这种审美观点的人,往往喜欢去评价书画作品
从而把这个扭曲的审美导向传播了出去
这个传播也造成了画这样画的人士,认为自己就是艺术家
恶性的循环,使得审美变成了审丑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