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写画”美学体系的自觉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人们经常从各个角度探讨中国画艺术本体特征,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强调“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和“底线”,有的强调“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和灵魂。我则认为,必须对中国画的史、论、理、法进行整体性、体系性的把握,才能真正洞悉构成中国画艺术民族特色的核心支柱,否则,难免有以偏概全之虞。 通过对历代画论遗产中的传神论、气韵论、写意论、逸品论、笔墨论的学习与研讨,并结合画史中经典之作进行比照,我在十多年前提出一个观点——“写画”美学体系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性的核心支柱。这些年中国画坛的实际创作状态,越发坚定了我的理念,有必要重新加以阐释和发挥。 古体“写”的本义是深屋中的鸟雀(自然要出之而后快),由其本义引申出移置、仿效、描摹、宣泄、倾吐等转化义。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写”开始介入书画领域,其丰富的内涵给中国书画带来重要的理论营养和实践价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写画”美学体系逐步完善为传写性、倾泻性、书写性三大要素(或三支系)。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