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的数量与质量
观众其实敏锐着,一场展览到底是高水准还是平庸,到底是数年磨一剑的全力以备,还是四处露脸的积极营销,是能够感觉的,其被感染程度和反应自然不同。
当下书画界展览从数量上看,极为兴盛,但如果从观众情况看,则常显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展览似乎不再是展方市场,而是观方市场,与二三十年前相比,难以同日而语。以前,看展览是一件很值得珍惜的事情,只要有展览,相当多的业内人士和爱好者往往关注惦记,交通不便也要想办法前去一看,而且大多看得仔细,称为“学习”;而现在,很多人看展览似乎只是体现对主角的莫大的友情,称为“捧场”。有人开玩笑,以前朋友之间感情如何看喝几杯,现在就是看办展时是否前来、是否发朋友圈。如此,以至于有人把观展人数作为水准和成功的标志,似乎100人到场的肯定比50人到场的厉害有面子。
从理想状态说,一个真正的好展览并不在于开幕时来了多少人,因为开幕时来客原因复杂微妙,并不是很纯粹;相比开幕,正常展期内观众数量更能说明实质;甚至也不必论数量,而是在于观众是否看得仔细,是否会反复端详品味,是否在展厅内停留较长时间,看后是否有较深印象。这样的展览,即使只有几十位观众,其品质与效果可能好过那些数百位穿梭浏览的。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与展主没有多少关系的观众自发前往、甚至成为网红展览。
一种是名气实力皆超一流的大画家、大书家的大型展览。这类展览,展主得到公认的水准名气是天然的内在吸引力,像前几年浙江美术馆举办的潘天寿画展,每天都有不少从各地赶来的观众在展厅里静静地细看。这些观众,大部分都是艺术的虔诚者,虽然也有部分主要是为了拍照发圈而已,但确实是超越利害关系自发而来的。
一种是展陈环境时尚的展览。有些展厅及策展人设计意识好,展厅环境布置现代感、时尚感、品味感很强,也容易吸引观众,只是相当一部分观众注意力重心可能不在作品本身,而是环境氛围,像有些自媒体从业者或类似者,就喜欢到这样的场所取景,使制作的图文视频等能吸引更多的观看。对于这类展览,虽然观众数量不少,但可圈可点的并不是作者作品本身,而是展厅布置者。
即使如此,现在能主动吸引观众的展览也是少数。为何如此之难,原因大致有两个。
一是展览的重要性在降低。展览其实是人们信息量的来源之一,以前展览容易成为宠儿,是因为那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展览重要性相对而言便突出。现在渠道多,图书无比丰富,几乎应有尽有;媒体高度发达,随时可以了解,人们通过看书、上网、看微信,已经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对展览的需要程度自然降低。再说,以前生活单调,可以把看展览作为一项准娱乐活动,积极主动性就高,现在生活丰富程度空前提高,可做可玩的事很多,一部分对展览爱好关心程度不是特别高的人便失去兴趣。
二是高质量的展览比例少。以前展览不多,主要是官办和个人展览都少,像个人展览,即使是高手一般也要好多年才办一次,有的甚至到了晚年才办,一辈子办一次或少数几次,质量自然高。现在一方面是官办展览多;另一方面是个人展览大量增多,因为办展条件好,公办展厅好申请,民办展厅纷纷出现,场地问题容易解决,而且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书画家办展的意愿大大增强。
但是,展览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必然高。对于相关协会主办的展览,在浓厚氛围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是否利于高等级水准方面存在争论,有观点认为这种展览实际上已经是从业者实际利益的指挥棒,数十年下来形成“展赛体”,事实上反而影响顶级高手的出现,“有高原缺高峰”是公认的行业现状和忧虑,与此恐怕不无关系。而且,这样的展览大同小异,看过几次之后看展的意愿便降低。对于个人举办的展览,相当多的是商业展,因为展览办得多、参与得多,便容易提高曝光度知名度,也容易炒作,所以只要有能力办个展的便尽量办,有的甚至一年东南西北办几次;没有能力办个展的,也尽量参与到各种各样群体展览中。所以,放眼四望,一年到头各种展览接二连三此起彼伏,以至有时行业内的显要人物出面站台都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展览次数和宣传操作被提高到重要位置,相当一部分低质量便难以避免,不要说水准一般作者的展览难以吸引观众,即使有些相当不错的书画家,因为展次过频,其质量也已经不同程度注水稀释,观展效应自然降低。很多观众其实敏锐着,一场展览到底是高水准还是平庸,到底是数年磨一剑的全力以备,还是四处露脸的积极营销,是能够感觉的,其被感染程度和反应自然不同。
对微观的具体从业者来说,则应该引起重视,办展览到底仅是为了举办而已,还是希望打动观众,经得起推敲和回味。不同的理念决定不同的质量,也决定不同的观展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