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铁的艺术特点
曹大铁一生极爱作词,从上世纪的3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其词的创作从未中断过,时间长达约70年,故其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是质量很高,成就更大。他的词内容丰富,词藻优美,俊逸精妙,波澜壮阔,可说是才气纵横,且其词的篇制之巨,古今罕见。在艺术上,其词风蹑步苏、辛,并融明末清初的陈维崧、吴梅村、陈子龙、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为一体,是词坛公认的中国当代重要词作大家。这正如国学大师、著名诗人兼词人的钱仲联 (1908-2003) 先生所言:“曹君之作,词胜于诗。”钱并赞曹词是“可补史事之不足,且事中又有大铁之人在焉,斯足当‘词史’,而无愧矣!”而一代大儒、国学大家程千帆先生亦评曹词是:“其辞美富,其风格清且雄,其义尤芬芳悱恻,有合乎风雅,传世殆无疑也!”
曹大铁的诗 特别是其乐府诗,堪称其艺第二。他的诗是从青年时一直作到老年,也是数量极多。其诗崇尚古意,迹追汉魏齐梁,尤擅仿白居易长庆体,多作长篇歌行,大都序注本事,并常有长篇序言和诗注,动辄是数百行数千言,堪称为鸿篇巨制。曹大铁自谓其诗是“坚守白傅为时为事之旨”。故他的长篇歌诗,内容上多是写其所历所见之事,史实可靠,情感真挚,叙述生动,感人肺腑,可说是时代和人生的留影。著名诗人兼书画家刘征先生曾评曹诗云:“(其诗)服膺白傅为时为事之作,无一虚浮语。或感时忧国,慷慨悲歌;或述事写怀,铁板铿锵;或悼师怀友,情深词切;或悯弱怜香,回肠九转;……令人黯然魂消,忘其为诗为词,直倾耳于大铁以泪以声,诉其肺腑!”因而还有人评:“在中国旧体诗坛上,真正继承、发展了杨云史诗业的,实是曹大铁!”
曹大铁的乐府诗大部分是青少年时期所作,辞尚古意,间有寄托,追迹汉魏齐梁,时人爱之,名书法家邓散木曾书写其中的《渺渺词》30首。后此,他转学白居易长庆体,多作长篇歌行,自谓,坚守白傅为时为事之旨,这与他15岁时学诗于著名诗人杨云史有关。他说:“少年时尝问业于同邑杨云史先生,其五律不敢学,天分不逮耳。至其歌行,则渊源长庆体,心窃慕之。”
曹大铁的长篇歌行,堪称鸿篇巨制,动辄数百行数千言,大都序注本事,又数千言,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唐代白居易的长庆体,到清代发展为吴梅村的梅村体,为古典叙事诗开拓了疆宇。杨云史在篇制规模上,又超越了梅村体,常有长篇序言和诗注,形成了杨氏独特的梅村体。在中国旧体诗坛上,真正继承、发展杨云史诗业的,实是曹大铁。他的《富乡歌》、《丹青引》、《善哉行》,都在300句至400句之间,比吴梅村《圆圆曲》80句长得多,甚至比乃师杨云史242句《长平公主曲》、292句《天山曲》都要多,从歌行体诗的篇制上看,古今罕见。非但篇制宏大,其歌行体诗内容上是时代和人生的留影,艺术上情深意切,感人肺腑,时人评为:“无一虚浮语,或感时忧国,慷慨悲歌;或述事写怀,铁板铿锵;或悼师怀友,情深词切;或悯弱怜香,回肠九转”。 曹大铁的词 比诗数量更多,成就更大。钱仲联谓,君之作,词胜于诗,,并赞其词“可补史事之不足,且事中又有大铁之人在焉,斯足当词史而无愧矣。”他自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词的创作未曾中断过,创作数量很多,其中大多数散失,《大铁词残稿》仅收搜寻所得的词调100目675首,故称“残稿”。这些词创作于他人生各阶段,有少年时期居绿墅湖庄、山环水佩的幽雅闲逸,有抗战时期寇患神州、出生入死的慷慨激昂,有解放后从业社会、发挥专长的欢欣愉悦,有中年蒙难、错划右派文革批斗的郁愤悲哀,有晚年安居乡里、潜心艺术的清澈安详。他词风蹑步苏、辛,并融明末清初陈维崧、陈子龙、朱彝尊、纳兰性德为一体,是公认的当代重要词家。
他的词才气纵横,波澜壮阔,词之构制,多一调连首,富于气魄。他最心折陈维崧,评论者也将他视为陈维崧词体的继承者。曹大铁《贺新郎》一调,连写67首,其篇制之大,在我国词史上,是自陈维崧作此调133首后,所未曾有过的。 曹大铁的本业是营造,攻土木工程结构,诗词是他的余业。故启功题签为“梓人韵语”。他本业也有造诣,曾发表《铜砼薄壳结构探讨》等学术论文,主持安徽淝河大桥、11层钟楼大厦、安徽二纺厂等结构设计。他就读之江大学,本通英语,又曾从语言学家方光焘学日语三年,因通日语,曾翻译日语书《船房夜话》。由于通外语,他的工程结构设计常能引进外国先进理念,在安徽工程设计界颇有名望。但本业毕竟自解放初到1957年反右即戛然而止,而诗词则贯串其一生,且成就声誉重于本业,故世人多以诗人词家目之,曹大铁多能,有“奇人”、“奇才”誉称。
曹大铁不仅是诗人词家,而且画家、书法家、收藏家,文物鉴定家一担肩挑。他自19岁在苏州网师园拜师张大千,并被张大千收为关门弟子,到68岁时接到大千师在台湾临终前嘱家人赠寄的画集,50年师生之谊历久常新,传为画坛佳话。他虽自谦画不如诗词,并引郑板桥家书语说自己的画:“有些好处,大家看看,若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盆覆瓿”。他自记年轻时习画不认真,曾被大千师训斥:“一天到晚,吊儿郎当,不好好作画,辜负了你的一支笔”。但毕竟是大风堂弟子,且有长期临摹古人名画的深厚基础,其作画自有大千气派,多巨幛长卷,气势逼人,《虞山林壑图》长卷、《莲塘图》丈五匹巨幛、《为瞿秋白纪念馆作朱竹白石图》巨幛等均为代表作。比之诗词,曹大铁给人的感觉是懒于作画,即便是好朋友,也很难得到他的画。但他也有勤奋作画的时候,据自记,1964年返里后,“损眠忘食,百日之间,叠作山水,花鸟、人马四十五件”,由此可窥见他作画的横溢才气。曹大铁在“文革”时期一次即被抄没自作画130余件,可见他作画并不算少。据艺术品拍卖界人士说,曹大铁散落在民间的一些画作,现很有市场,价格不菲。
曹大铁提供了关于张大千的很多亲闻、亲见、亲历的珍贵史料,这是对张大千研究乃至中国现代绘画史研究的一个贡献。2001年至2002年初,他在中国人民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的《春秋周刊》上,连续发表回忆张大千的文章《琐忆张大千先生》(上、下篇),《张大千先生和我》、《虎:张大千兄弟的宠物》(由金戈据其口述整理),每篇都列入“导读要目”。这些文章记载了张大千在苏州网师园时期、抗战敦煌时期、抗战胜利后上海时期的艺术活动和生活情状,都是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
曹大铁17岁从于右任学书法。于右任以草书名满天下。他在于师六十寿诞,呈词《满庭芳》,称“喜髯常潇洒,草圣崇封”。在于师七十寿诞,又呈词《八声甘州》,称“墨池清,鸿飞凤渚”,对于师的书法推崇备至。他从于师草书入手,后更学元代倪云林书体。一手行草,书界叫绝。在安徽合肥,书《廉泉亭记》立包公祠前,书《包孝肃公传》立包公墓园内;在常熟,沙家浜、虞山剑门、兴福寺、四高僧墓、维摩寺,都有其石刻书法。他的各种书画题跋,更是数不胜数。陈从周认为曹大铁书法,与诗词、绘画一样有“成就声誉”,可见文化界对他书法是十分看重的。 曹大铁爱好收藏,尤爱藏书,被誉为“常熟末代藏书家”。他藏书有家庭渊源,父亲曹菊生与旧山楼主关系密切,曾购得赵氏《旧山楼书目》。他本人古文底子极厚,又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其藏书继承虞山藏书派传统,注重善本,宋元刻本外,多数为明代刻本、稿本、孤本,价值高,数量也不少。据其《半野园曲》本事注载,被错划右派时,“善本图书四百二十六目,名画廿七件,悉数没入公库”。经反右、文革,尚存善本一百五十三种。
曹大铁对乡邦文献和常熟藏书家旧物的收藏极为注重,他藏有钱谦益《楞严蒙钞》手稿本、《明史断略》冯简缘写定本、毛!端氖榧贰⑽掏团1尽独涎р直始恰贰⒓彻鸥蟊尽墩衙魑难 贰⒊罗褡队菀匾盼穆肌返龋庑┒际呛苡屑壑档模械幕故窍∈勒淦贰K厥橥猓共孛耸榛K詹氐那迦擞嗲锸宜妗读缡欠冒胍疤眯∮啊吠贾峒氨现倏妗逗佣阕靶∠瘛肪硗迹乔芯康闹匾柿稀G澳瓴艽筇硬芄却砥涓赶虺J觳┪锕菥柘椎恼糯笄А朵缴赐肌分帷⑶萏赌韭淝镌锻肌分幔次涫榛仄返囊徊糠帧
曹大铁见多识广,精于鉴定,与国内文物鉴定泰斗级大师交往甚密,多有切磋。常熟名流、93岁曹仲道老人言曹大铁“涉文史,即识版目录,能别宋元抄校是非,尤精鉴书法名画,遇其善者,他人方眩惑迟疑,大铁立许巨金,满鬻者望而得之,其果决如此。”此话并非夸饰溢美。曹大铁《江城子・赠陈叔通先生》记一事:抗战初曹大铁到杨无恙上海寓所访杨,见案上放清代画家金冬心、罗两峰梅花图卷各一,观后曹说此为赝品,杨则以为真品,斥曹武断。正在争论之间,屋内一老者起立,赞扬曹独具慧眼,说杨判断错了,经介绍始知此老者是陈叔通,此二图是他的藏品。又,曹大铁《水调歌头・杭寓戏赠黄谦老》记一事:解放初,光绪十八年壬辰科进士黄炳元(字谦)与曹大铁在常熟鹤苑茶室喝茶,有苏州书商来兜售古籍,内有一册《唐赐铁券考》,黄断言为宋本,被曹否定。因为是忘年交,每天喝茶碰头,彼此无顾忌地争执起来。黄摆老资格,问曹“你知还是我知?”曹答:“是我知。文史之学当推你,而版本之学,我不能谦让。你是竖通,我是横通。”当时,在座的名人钱南铁也附和黄的看法。次日,曹大铁将相关书目资料十余种带到茶室,凡涉及之处用彩纸夹入。黄、钱两人翻阅后,皆默不作声,默认并非宋本。
以上所记二事,足见曹大铁文物鉴赏实有功力。曹大铁不同于一般的文物鉴定家,他将鉴定与收藏相结合,把文物鉴定与诗词记事、版本目录之学连为一体,形成自己特有的文物鉴定家面貌。
曹大铁这样的多能奇才,在现代常熟文化史上并不多见。盛誉之下,他做人却很低调,《梓人韵语》出版后,他亲自登门递赠,对晚辈受赠者也亲笔在书扉页处题称“吾兄教之,弟大铁呈”;他宽厚待人,和气可亲,绝无架子,年轻朋友人前背后都径称他为“大铁”,不加“先生”二字。有人调侃他有“艳福”,先后娶过几任夫人,他一笑领受;有人以“春夏秋冬一件衣,东南西北两条腿”调侃他生活不善打理,他也一笑领受。
2002年,曹大铁成植物人,至今已8年。开始时友人去探望,见他僵卧床上,眼盯天花板,嘴里喃喃自语:某画妙,某诗妙。后来就归于沉寂,一直不再说话,只是眼睛睁着,若有所思,若有所忆。94岁的老人,他是在漫漫追溯自己的人生路?他是在静静咀嚼艺术生命的滋味? 大铁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出生常熟富豪之门,早年入东吴大学土木工程系,嗜好书画、词赋,曾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千最后一位入室弟子。大铁先生早先出入于上海十里洋场,潇洒风流,后被扣上右派帽子放逐安徽远地,遍尝苦涩,倜傥加坎坷的一生,一本十万字传记,也难以尽述。因此,我只想通过一部书和围绕这部书的传奇故事,来看大铁先生及其半野园藏书,这部书就是清康熙间翌凤抄校本《绛云楼书目》(以下简称《绛目》)。
大铁先生虽系出张大千先生之门,但其书画的造诣,我不是研究书画的,也没有看过许多大铁先生的书画作品,所以不敢妄加厚非评论。但是,大铁先生之才,在文学词赋方面尽展才华,我以为青出于蓝,远在大千之上。大铁先生的藏画水平不及先生大千,但藏书方面在当今却是不一般的。我想,这里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铁先生的故里常熟文化影响。中国江南藏书的盛极之地常熟,从明朝以来,有成就的藏书家绵绵延延,代不乏人,诸如杨仪之七桧山房;赵用贤、赵琦美之脉望馆;毛晋、毛之汲古阁;钱谦益之绛云楼;钱曾之述古堂;张蓉镜之小?福地;陈揆之嵇瑞楼;翁同和之彩衣堂,等等不能一一枚举。因而藏书是常熟所有读书人和文化人的自豪和骄傲,大铁先生生于斯地,长于斯地,深受这片土地滋育的乡土文化影响,喜好藏书,实不为怪。二是,在大铁先生的至交友朋中,有一位兄长是有名的藏书家,其人名唤张珩,这可是上个世纪中期中国收藏界一个不能小视的人物。张珩,字聪玉,浙江吴兴人,收藏室名韫辉斋,庋藏古籍书画极伙,内有宋刊本《忠经篆注》等。张珩与大铁先生是磕头换帖的把兄弟,从大铁先生的著作《梓人韵语》的十几首与张珩的词,可以看出张珩对大铁先生的影响,赘引一阕《贺新郎―失眠漫赋达旦示聪玉》词:“但寓目,青葙图史,教我佯狂声色近,觉先后,偕隐为同志,人朦,莫知旨”。
在上海一度经商贸易,得手大赢,收藏书画古籍,收购名人废园,结友会文,不惜一掷千金。1946年在北京的张大千因购9卷古代名画,手头缺钱,电告曹大铁“有急用,速寄一千万元至颐和园听鹂馆”,他立即兑售黄金110两汇去,遂有“曹大派头”之雅号。乡梓文化和高人的指点,成就了大铁先生的藏书。购藏图书甚多,他的旧宅为明末钱谦益半野堂遗址,所以又故名其藏书室曰“半野园”。曾构思复建“后绛云楼”,后未果。藏画楼有“菱花馆”。其藏书多不被人所识,直到后人把他的藏书典卖,当代藏书家韦力出巨资160余万元,购得所藏20多部,其中不乏珍品和秘本。他的“半野园”藏书,大都以抄本居多,曾收藏有善本图书426种,名画27件,后来被收入公库。现存《藏书目录》所载善本153种。如钱曾《读书敏求记》,赵氏“小山堂”抄本;钱谦益手稿本《楞严经疏解蒙抄》、《明纪北略》,《四书集注》明刻本,毛手校,吴翌凤抄校的《绛云楼书目》、赵宗建手写《旧山楼书目》等。1950年,曾通过徐森玉割让名抄校本10种。2000年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南京图书馆沈燮元一行3人对曹大铁所藏书画、古籍进行鉴定。藏书印有“曹大铁图书记”、“曹大铁收藏印”、“菱花馆”、“半野园珍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