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绘画的阶段特征
时间:2022-10-09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东晋发展得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走兽画,而中国绘画中的其他各科还远未成熟,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绘画形式在保留前朝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同时,出现了纸绢卷轴画,这一形式多出自士大夫画家之手,极利于收藏和流传,也成为后世伪作的最主要形式。可以说,对古画的鉴定,就是对卷轴形式的纸绢画的鉴定。
艺术处于高度发展状态。绘画领域逐渐摆脱了秦汉古拙简率的面貌,走向了成熟。帝王贵族和文人的加入使绘画价值大大提升,由政教之用转而成为贵族阶级和文人所推崇的一门艺术。
由此,绘画技法也有了根本的发展,绘画技法的精密、婉约与传神成为这一时期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绘画技法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绘画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绘画艺术实践置于理性指导之下。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