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结合馆藏做国际大展特展
无论是纽约、巴黎、伦敦抑或柏林,在全球各大城市,总有一条母亲河贯穿,串起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而点缀河边的美术馆、艺术馆,则见证、伴随甚至激发着都市的发展和变迁。上海亦是如此。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推出的“崛起的上海滨江美术馆”系列专题,将沿着浦江两岸的滨江道,逐一领略江边博物馆、美术馆的风采。它们或是深深根植于上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或是这些年崭新立起的城市新地标。这些“看得见江景的美术馆”,是区域空间必不可少的景观,亦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一环。
龙美术馆(西岸馆)
刘益谦和王薇或许是中国最具知知名度与争议度的收藏家夫妇之一。
这对夫妇的龙美术馆而今在上海已经有了西岸、浦东两个分馆,在重庆还有第三个分馆。西岸馆的特色便是结合藏品举办大展特展,于此同时,也会引进国内外当代艺术家的展览,例如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詹姆斯·特瑞尔、安东尼·葛姆雷,都是最近曾莅临举办个展的国际知名艺术家。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龙美术馆(西岸馆)副馆长杜京徽介绍了美术馆的建筑、展览和收藏,也对水涨船高的美术馆门票定价做出了详细解释。
杜京徽
记者:能否大致介绍龙美术馆建筑的历史和改建情况?
杜京徽:龙美术馆(西岸馆)是2014年3月28日正式开馆的。现在的美术馆让很多人印象很深,外面有一排建筑,是过去运煤的码头。设计师在改造美术馆的时候把这个码头原有的一些老建筑保留下来,把它建成一个有历史年代感的、很有后工业感的建筑,美术馆和周边的建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现在很多改建项目把所有的老的遗存推倒重建,这个美术馆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美术馆,还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
现在很多观众来参观我们美术馆,很大一部分是来看我们的藏品、我们的展览,还有一部分就是来看这个建筑的,所以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品了。特别是周末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在美术馆外面拍照。
记者:近年来上海的美术馆越来越多,龙美术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
杜京徽:最近几年,有好几家新的美术馆建馆开馆。我觉得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每个美术馆都有自身的定位,我相信新开的美术馆,他们有自己的展览规划、产品定位。龙美术馆(西岸馆)在2014年建馆之初,对自己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大家通过我们这三、四年做的展览也能发现。西岸馆临江边,定位也很清晰,就是做国际性的大展和特展。不论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都是以大展特展为主,主要是国际国内的一流艺术家,一流艺术作品。我们美术馆的创办人有近30年的收藏经历,所以我们美术馆的藏品,是其他私人美术馆难以企及的。结合藏品,再举办一些大展特展,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美术馆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