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画像的“黎家山水”
他早年师从高剑父学画,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并称“岭南画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画家;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与改革,绘制的山水画自成一格,得名“黎家山水”。
北京画院官网推出的“重师造化——黎雄才的寻源之路”,以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写生作品为线索,并穿插人物速写、草虫速写与课徒画稿,探寻“黎家山水”的传承支撑乃至岭南画派的发展脉络。
“黎家山水”从何而来?西北川渝写生之旅为何成为其风格转变的契机?《武汉防汛图卷》为何能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出现?或许都能在此次展览中找寻到答案。
从早期留学日本的松树写生到四十年代西北、西南长达八年的旅行写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祖国诸地写生,黎雄才一生积累写生画稿数以万计,他在给学生上课时一直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画山水要动脑筋,深入观察对象的结构,表达大自然无穷之美”。可以说“写生”贯穿其一生。
此次,展方以创作时间为序,呈现了其一大批写生画稿。其中,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西北川渝之旅组画,题材涉及人物、建筑、花草树木、生活用具、家养牲畜等等,凡眼睛所涉,无所不画,带有西北乡村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写于中山公园《听故事之老人》,纯用线勾勒,用笔轻松活泼而有书法书写的味道,老人斜靠在柱子上,嘴巴撅起,双手环抱,跷起二郎腿,神情悠哉,仿佛置于故事中,质感与趣味跃然纸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山水画写生运动在各地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彼时黎雄才前往武昌造船厂、武汉防汛工地、黄河三门峡工地、信阳南湾水库工地等多地写生,大都釆用速写的方式将建设中的人物动态及建设场景记录下来,再提炼绘制成长卷。在“黎雄才眼中的武汉市郊冬景”板块,集中展示了他1956年1月中下旬前往武汉市郊体验公社生活期间所画的乡村小景和农民日常劳作的速写,其中关于武汉市郊冬景的三幅长卷作品尤为重要,受早年日本“朦胧体”的影响,黎雄才酷爱表现晨曦、薄雾、阳光、夜雨、冬雪这类题材,但此时日本朦胧体风格的阴翳之境在其画面中早已不复存在,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明快之境。
其所作《武汉防汛图卷》是在数以百计现场速写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经典作品,记录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防汛抗洪斗争,被美术界誉为“抗洪史诗”而载入史册。1954年夏秋,武汉市遭遇自186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全市军民同洪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黎雄才以此为背景,深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艺术地记录下了这场“战天斗地”的惊险场面。这批现场速写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性,更在于其题跋与画面真实详细记录了紧急救援场面,如《丹水池写生》写道:“一九五四年八月廿四日下午三时在此处堤脚惊现管漏,在八分钟的时间便扩大到三十公分”。
晚年的黎雄才也未停下脚步与画笔。《珠江长卷》总长6350厘米,分为6卷,每卷长度不一,全卷纯以水墨完成,既有山川平滩远眺,又有古木幽壑的近写,堪称其晚年扛鼎之作。郎绍君评价它在形式与精神上都亲近传统山水,但又都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或可视为黎雄才晚年艺术的一种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