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旅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
演出剧照
多渠道对外传播渐趋热烈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举世瞩目的文化艺术宝库。以敦煌为题材挖掘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乐舞》《敦煌韵》《敦煌神女》《敦煌音画》等敦煌艺术剧目,在国际舞台频频亮相,在国外主流 社会 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宣传甘肃、加强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国家精品保留剧目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配合国家外交活动和甘肃重大外事活动,多次赴美、法、德、日、韩等国演出,受到各国领导人和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及高度评价,成为宣传甘肃的亮丽名片。
同时,《敦煌艺术大展》《敦煌艺术展》等敦煌精品展先后走出国门,相继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摩洛哥等国展出,国际影响超出预期。在意大利举办的“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展览更是反响强烈,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亲临现场参观。
此外,还有“绝色敦煌――文化 时尚 秀”在英国伦敦第15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向海内外嘉宾尽展敦煌服饰艺术之美,更有“从波斯波利斯到敦煌”“阿旃陀与敦煌”“从巴米扬到敦煌”等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吸引了众多境外学员参加。还有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荣获2019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长片。
由此可见,以敦煌壁画、塑像内容与形式为主题的艺术欣赏正逐渐在海外兴起,敦煌文化对外传播在学术研究成果、影视作品、各类展览等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
敦煌学已成为国际流显学
基于莫高窟价值多元化、国际化的禀赋,敦煌研究院与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高校、博物馆、科研机构和著名学者长期保持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学术交流及文物保护合作。
近五年来,敦煌研究院先后选派400余人次赴世界各国开展文物保护、参访讲学、研讨研修、策展创意等交流活动,同时,引进国际访问学者、特聘研究员,搭建起立足敦煌、面向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化平台,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共同来研究解读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艺术,努力形成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敦煌文化研究,让外国人讲“敦煌故事”乃至“中国故事”的新格局。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持续举办,先后成功举办了“敦煌论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 旅游 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等学术论坛和艺术展演60余场(次),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高 科技 拉近敦煌文化与世界距离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不断开放共享敦煌文化资源,面向全球上线中英文版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公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原真资料,实现了全球分享,使各国学者、文化爱好者、公众通过“数字敦煌”网站不出国门,即可零距离感受真实敦煌,共同研究敦煌文化艺术。
敦煌文化 旅游 深受中外游客青睐
近年来,敦煌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建设国际文化 旅游 名城为目标,全面推进大敦煌文化 旅游 经济圈建设,不断完善文化 旅游 配套服务功能,加快智慧 旅游 建设,提升景区服务档次,改善 旅游 交通环境;借助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契机,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广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团来访;深入挖掘文化 旅游 资源内涵,成功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扩大了敦煌作为文化 旅游 名城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依托众多的 历史 遗迹和自然人文景观,已经形成了莫高窟艺术观赏区、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风光 旅游 区、阳关渥洼池 旅游 景区、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观光区、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五大风景名胜区和石窟艺术、古关古城、大漠奇观三大 旅游 品牌,以及沙漠戈壁挑战探险游、文化艺术鉴赏游、戈壁风光自驾游等一批精品 旅游 线路,有力提升了区域 旅游 整体效应。
“十三五”期间,敦煌市文化 旅游 接待人数近5435万人次,收入达579亿元,以文化 旅游 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超过70%,直接带动地方就业超4万人,文化 旅游 已成为带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敦煌 旅游 已受到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青睐。
依托敦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精神殿堂,人类敦煌”。敦煌文化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库,也是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博大基因库,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全民族的亲和力、跨时空的创新力。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敦煌文化中处处彰显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胸襟,‘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和‘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想要唤起全民族文化自觉、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 历史 时期具有世界性文化特性的敦煌文化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和代表。”
他说:“站在新的 历史 起点,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敦煌文化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精神,全力构建敦煌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多措并举加快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了解,下一步省文旅厅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内涵,持续打造文艺精品促进交流,多层次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内在价值, 探索 敦煌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表达,力求将敦煌故事更好地讲给世界听。接下来的省文旅厅将把创作文艺精品作为弘扬文化的重要抓手,邀请知名文学作者、艺术家等赴敦煌采风创作,推出一批以敦煌为题材的文学美术精品,将《又见敦煌》《丝路花雨》《敦煌盛典》等经典演艺不断改版升级,并实现常态化演出。
同时,要把艺术产品的开发作为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以敦煌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产品的海外文化传播作用,扶持并壮大丝路手信、敦煌礼物、敦煌故事、洛小北等一批小微文创企业,鼓励设计研发如洞窟壁画仿真刻板、小型观音佛像雕塑、擘画合辑等各种工艺精品,旨在使这些艺术产品不再只是表现为 旅游 纪念品,要将其远销海外,使敦煌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
近年来,《大梦敦煌》《敦煌韵》等以敦煌文化为背景的歌舞剧目深受大众欢迎,敦煌舞依托传统文化传播的力量而昭显存在价值与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因此,省文旅厅将继续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精心筹备创作更多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剧目,力求通过舞台剧、商演等形式更多向海外发展,实现对敦煌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营销与传播。
发挥敦煌节会优势持续发挥国际交流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作为全国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纳入党中央国务院“一带一路”规划,已成功举办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 旅游 节作为全国唯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常设性国际 旅游 节会,已成功举办十届。经过精心培育,“一会一节”已成为引领甘肃对外开放、促进敦煌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此外,还不断引进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中国绿公司年会、“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2020中国长城论坛、“敦煌石窟艺术展”“莫高精神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成功利用“节会效应”全面呈现了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的 历史 内涵和当代价值。
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充分利用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等品牌文化影响力,主动融入国内外文化交流大局。因此,省文旅厅支持省内文化艺术高校和研究机构“以文会友”,与世界各国建立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长效机制,不断开展敦煌文化学术交流;鼓励省内文化机构与微软、腾讯、华为等多家知名企业在数字技术领域持续合作, 探索 “互联网 中华文明”的创新之路,加快建设“数字敦煌”工程和“智能莫高窟”,依托 科技 手段把敦煌文化推介和传播出去,在消除疫情带来影响的同时,推动敦煌文化深入人心。
同时,综合运用“欢乐春节”“部省对口合作”“中外文化 旅游 年”“云游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影响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敦煌文化的国际“朋友圈”,推动优质敦煌文化 旅游 产品走向海外。
数字化共享让敦煌文化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敦煌学乃世界学术之潮流,但是敦煌文献和敦煌学研究成果都散存于世界各地,给学者们了解敦煌文献内容、价值、信息等带来了极大困难。但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便可以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因此,省文旅厅将进一步加快敦煌遗书图片采集数字化建设工作,尽快将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所藏敦煌文献全部数字化,为敦煌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平台。要尽快启动建设敦煌流失海外出土文献数据库,使其成为世界级的敦煌西域与丝路文明研究信息中心,为学者最大可能接近 历史 的真实提供可能。
敦煌藏经洞中收藏有5万余卷六朝、隋、唐及宋代的写本,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 历史 、哲学、宗教、文化、民族、语言、文字、科学技术,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研究范围浩瀚无比。只有不断延伸出新的研究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 探索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通过与相关学科交叉,让敦煌学研究获得新的生命力,实现真正的“敦煌学高地”。
75年间,胸有丘壑、各有专长的一代代莫高窟人,他们以内心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热爱,生活在大漠深处,甘之如饴。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艺术导师”段文杰、“敦煌女儿”樊锦诗为优秀代表的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择一事、终一生”,创造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让敦煌文化得以灿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