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石的工艺制品
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石料。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贺兰砚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这一优点深受书法家、画家的喜爱。
清末,流传着“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说明贺兰砚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制砚工艺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从贺兰石雕刻成贺兰砚,要经过八道工序。艺人们面对一块贺兰石石料,观其质,量其彩,反复构思推敲,方才下刀。先顺理走刀,粗凿重刻,根据所绘纹样或浮或镂,俏出轮廓层理,然后再精雕细琢,挥艺传神,刀毕功就,砚成方休。一方佳砚,艺人们往往要呕心沥血数月、以至年余。
解放前,已经奄奄一息的贺兰石刻,随着银川古城的解放,重见光明。经过推陈出新,不仅雕刻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飞跃,而且技艺也日益纯熟,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以贺兰石雕制的大幅竖屏,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中,成为贺兰石雕艺术的很大荣誉。 贺兰石饰品精选纯天然石料,采用手工雕刻而成,因而每款饰品色样世上独一无二。现如今,佩戴贺兰石饰品能够实现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和时尚。
1963年12月,董必武视察宁夏时,也曾为贺兰石砚提诗:“色为端石微紫深,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宁夏的贺兰石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艺人们不断总结提高,使雕刻技艺日臻完善,常见的石砚图案已有一百多种,不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动物,都选料精妙,图案新颖、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堪与广东端砚、安徽砚及甘肃砚媲美,素有“一端二徽三贺兰”之说。而且贺兰石砚利用它的天然双色,交相掩映,更显得美观、大方,绝妙非常,不仅是“文房四宝”的实用品,而且是珍贵的工艺收藏品。贺兰石还可雕刻成精美的印章,小巧玲珑的茶具、镇纸、笔架、台灯和其他案头陈设,为人们增加不少情趣。
贺兰石是雕刻石砚的上好材料,不吸水,易发墨,不损耗,加盖后砚内余墨可保持数日不干、不臭,而且深绿、豆绿两色天然交错,雅趣天成。贺兰石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堪与端砚、徽砚媲美,素有“一端二徽三贺兰”之说。
银川文化城,去看看很多,价格不高,本地人的店全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