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都有哪些文学价值和书法价值?
《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对兰亭序的临写,需要对书圣笔道墨意了如指掌。而要做到了如指掌,就需要对行书有“进得去,出得来”的临写经历。
书家临兰亭,能“进得去”,却未必能“走得出”。所谓进得去,是能得书圣笔墨之形,走得出是指能得书圣书法妙技。
如果临《兰亭序》想尽得其形,则是死胡同。启功有言:临古人不是尽得其形,而是要学习古人的用笔施墨规律和技巧。
只是,许多人忽视了临写《兰亭序》的学习初衷,一直走在“得形”的道路上,技法无法长进,艺术不得升华。
很显然,要想写好《兰亭序》就需要突破了只追形似的刻板作风,而是悟到书圣的神逸笔法墨技,得其精华。
写好《兰亭序》,除了形似,更重要的是要学到书圣“笔尖弹跃能舞”的书法道行。
《兰亭序》结构重心摇曳生动,行笔如龙腾虎跃,施墨如水袖抛飘,转折有百变,连丝承千钧,这些书法的超绝技能,都要尽得胸间。
得书圣形者是皮囊,得书圣技法是真功。从临写《兰亭序》,得书圣真功品质。
《兰亭序》是一篇优美散文,被《古文观止》收录,但“怏然自足”却被错写成了“快然自足”,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怏然”有种惆怅,有种郁闷,是种消极。而“快然”却属于乐观向上,是种意得自满。很多人以为王羲之的生活应该是优游自在,无忧无虑,殊不知真实的王羲之其实不太顺畅,包括仕途的不顺(多次请求到当时的军事重镇宣城,俱不允;多次被排挤打压。),身体的不适(患有多种严重疾病,如肺病、脚疾十五年不着地、痛风等)。虽然他说“七儿一女,足慰目前”,但可能是他诸多不顺后退而求其次聊以自慰而已。此篇文章还说“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暂得于己”,流露出消极厌世得过且过的思想。此文有些词句流传甚广,如“惠风和畅”、“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等。文词优美,意境深邃,所以此文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此帖同时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王羲之一变书法的质朴为妍美,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王羲之的行书是“妍”的代表,他总百家之功,“末年方妙”,成为了后人顶礼膜拜的对象。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尊为“天下行书第一”。黄庭坚说:“世人竞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从这首诗里我们能感受到后人争相学习《兰亭序》的场景。后人学习他而不能超越他,从他身上吸取部分养分即可以成就一代大家,如米芾、赵孟頫、文征明,等等。
这是我用小楷抄的《兰亭序》,字径一厘米左右,请大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