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砚  >

古代时丹药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时间:2022-05-3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长生不老”四个字,对人的诱惑何其之大。古代但凡功成名就的帝王,都曾心怀“长生梦”,幻想可以通过某些秘术与仙丹,成就不死之身,永掌千古王权。

然而到头来成功的却没几个,甚至还有因为嗑药太多,而硬生生把自己给嗑死的。

比如唐穆宗李恒,年仅30岁就贪恋金石之法,想靠仙丹得不死之身,结果不等大臣劝谏少吃丹药,就先一步咯嘣暴毙了。(图:唐穆宗·李恒)

还有明世宗朱厚熜(cōng),恨不得拿砒霜制成的“仙丹”当饭吃,结果吃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后炼丹的方士被大臣揭发,才恍然大悟被人蒙蔽,一怒之下斩了俩方士,可也是悔之晚矣。

(图:明世宗·朱厚熜)

说到底,这炼丹求长生的宏愿,并非个别皇帝独有,反而在古代历史中屡见不鲜。

自从春秋战国始有“炼丹术”,这一神秘的道教方术,便被历朝历代的帝王所尊崇,乃至深信不疑。

而古代帝王所谓之炼丹方法,总结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水法炼丹。此法就是将金石等矿物质混掺草本药物,溶解为液体状的丹药,供需要者服用,因而称为“水法炼丹”。

按照晋代道教炼丹典籍《抱朴子·金丹》的总结,水法炼丹共超过十种之多,而主要的方法分别是:

化、淋、封、煮、熬、养、酿、点、浇、渍

《抱朴子·金丹内篇·黄白》:作丹砂水法

治丹砂一斤,内生竹筩中,加石胆消石各二两,覆荐上下,闭塞筩口,以漆骨丸封之……三十日成水,色赤味苦也。

这种流程式的制作方法,也跟烹饪美食相类似,说的直白点,就是化学溶解。

我国古人其实很早就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且无法否认在化学上实现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自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学说,比如知晓用哪种溶液能够溶解矿物质与草本药物,并通过层层工序使其变成能被人体所吸收的液体药物。

然而由于某些外在的迷信因素,导致古代的化学技术十分拧巴。

正如帝王所服食的仙丹。

我不敢断言所有的丹药都有害,因为我不是古代方士,但如明世宗朱厚熜那般,服用砒霜与水银炼制的丹药,显然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极大伤害。

砒霜是我们民间的俗称,在化学上来讲,学名叫做。

(图:俗称“砒霜”,)

本质上就是一种含有高毒性的工业副产品,一般是在处理某几种矿物时所能产生的剧毒物质,或是熔炼金矿等矿物时产生的白烟,经过冷凝技术后所得到的白色霜状粉末。

这种高毒性物质,即使掺着糖水喝下去,也是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不必说明世宗三天两头的吃一粒,那简直就不是在求长生,根本就是在求死。

现代工业中所用的砒霜,也就是砷化合物,主要是用于冶炼砷合金与制造半导体,完全不能用作药物的原料。

然而在古代,水法炼丹作为主要的炼丹方法之一,受到许多帝王的推崇。

二是火法炼丹。这一类方法是最为常见的炼丹之术,如果说水法炼丹是通过化学溶解实现,那么火法炼丹主要就是通过加热来炼制丹药。

主要的炼制方法也很多,但大部分都与“火”有关,如:

煅、炼、熔、抽、飞、磨等各类伏火法。

煅也就是经过长时间的高温加热,使受到加热的物质熔化或熔解,形成新的分子结构或改变形态,从而炼制成丹药。

而我们常见得一些影视作品中,也经常会描绘方士用大鼎炼制丹药的场景。

再比如“抽”,说白了,就是蒸馏,将某些结晶状的物体通过火焰加热的方式,获得蒸馏气体,再通过冷凝手段得到粉末物质。

还有“飞”,是指将物质加热后研磨成细小的颗粒,再用过滤的方式得到沉淀物,如飞朱砂等。

(图:朱砂粉)

在《抱朴子·金丹篇》中,曾记载了一段十分神奇的化学反应: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炼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

这句话相信已经足够直白,作者借用草木燃烧过后变成灰烬,来对比出丹砂经过加热后的反应与众不同,非但不会变成灰烬,反而还能凝聚成饱含金属光泽的水银,于是当时的方士对此感到十分神奇,认为这种物质非同凡响,比一般的草木药石神奇千百倍,服之能令人得长生。

恕我直言,这类理论现在看来,难免有些荒唐。

如果单纯从丹砂烧而不烬,反而成水银这件事,就能得出“水银能使人长生不老”这种结论,这其实正是一种十足迷信的表现。

(图:水银)

既然我们明确了炼丹之法,那么古代帝王为了求长生,炼的都是什么丹呢?

相信大家对“金丹”这个词都不陌生,不论是古代小说,还是现代影视中,都曾多次提到“金丹”,而往往与之相辅相成的,都是些吞服可得长生的玄妙奇闻,或是一颗服下,就算死的再死也能当场复活。

总而言之一个字:神!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古代,一提到长生,提到神仙法宝,与之有关的偏偏是“金丹”,而不是“银丹”,“铁丹”,“铜丹”呢?

我想还是要从《抱朴子·金丹篇》中寻找答案,文中如此说道:

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作黄金。

(图:网上找的所谓“金丹”文物图片,不知真伪,仅供参考)

这种结论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古代炼丹者们认为,通过火炼之法得到的某些物质,外表与金银极为相似,因此可看做是“真金白银”。

再进一步说,炼制的丹药也分成三六九等,古代炼丹者将炼制的丹药是否具备“金银”,视为炼丹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志。

若炼出“金银”,则视为炼丹成功,反之则失败。

如《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直言:

金成者,药成也,金不成者,药不成也。

所以一颗丹药的质量优劣与成功与否,除了是将各种物质融合成“丹药”,主要还看是否炼出“金银之色”。

更为复杂的理论,是如果练不出“金银之色”,那就要按照工序中的方法,调整火候反复烧炼,直到经过九转而成金丹。

但通常来说,这种“金丹”也并非送到皇帝手中的最终丹药,在炼制出金丹以后,还要继续加入对某些需求有针对性的其他药材或物质,与金丹相融合,最终成为一颗或是治疗某种绝症,或是服之可得长生的“仙丹”。

那么在这个层面来讲,这里的“金丹”,我们可看做是俗称的“药引”,目的是先炼制出金丹,继而加入其它物质后,能牢牢与其融合成丹,古人谓之“丹母”,细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

当然古人也清楚,这种“金银”并不能等同真正的黄金白银,比如拿着炼制的金丹去当成黄金买卖货物,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做法,所以在炼丹的理论体系中,这类在炼制过程中产生的金丹,也被称为“药金”,而炼制药金,也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在我国最早的一批炼丹家中,如魏伯阳留世的著作《周易参同契》中提到:

金性不败朽,故为万宝物。

这句话也被看作是一种代表观点。

即,在当时的古人看来,自然界中存在的金银玉石等大量贵重金属,其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在自然界中存留,如无强烈的外界干预,一般是不会发生朽坏,因此炼丹家们认为,在炼丹过程中炼出金银,使人服用,能够直接获取丹药中含有的“不败朽”之物,于此就能使人体也不会发生“朽坏”,故此能得长生。

这种理论观点,其实非常简单粗暴。

通俗来说就是,因为“金银”不会损坏,所以人吃下含有金银之物的东西,也会不得病,不败朽,不死不灭,从而达到长生的目的。这种非常直接的说法,现在看来有些荒唐,但在古代帝王眼中,却对此理论十分受用,因而在追寻长生的过程中,方士会迎合帝王的需求,刻意炼制出玄妙的“金丹”,再结合相关理论,使帝王信服吞食金丹可得长生,这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与理解,对事物演化的认知十分孤立且片面。

但即使先代帝王屡见因服食仙丹而暴毙者,可后来居上的帝王们,仍旧对此深信不疑,乃至趋之若鹜,实为古代迷信思想所致,而炼丹术也由此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说起丹药,他跟我国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斩也斩不断,丹药是我们今天人们吃的中成药和丸药的鼻祖,我们今天吃的中药的成药,蜜丸、糖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还包括现代工艺制品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中成药在现代治疗疾病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道士们经过千锤百炼给我们留下的福祉。

制作丹药的方法,先把按方配制好的中药,放在炼丹炉里烘培干,用捣药的药杵捣成粉末,装在盛药的药臼里,接下来就是药粉和蜂蜜的调制,(这里蜂蜜主要起到粘合作用),将蜂蜜用小火加至微沸,趁热将药粉加入蜂蜜中,用筷子充分搅拌均匀,等放凉不汤手,然后用双手掌团成一个个圆凡子,凉干丹药就算完成了。

古代书里写的那些个炼丹术士,搞的神神秘密的都是故弄玄虚胡弄人的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测八字取名 紧急 测八字取名 紧急 男:“清如”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树当窗翠欲流。”——语出清代著名书画家张之万赠其二兄蕙圃之经典宅第对联。 ¬  山清如洗,树翠欲流,几...
西和县现代书法家是谁 明代山销一个大书法家叫董其昌。顷唯返这个就是说他吧。 我想,其昌不是现代书法家的笔名。我也不是书法界的,不太清楚。 凡是书法家都雀饥知道董其昌。...
蒋德文画家介绍? 蒋德文字易津.号三元道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桂林市美协会员.全州县美协理事.七星区美协理事.八桂艺盟成员.中国少数民文物...
推荐阅读
  • 淄博市书法家排名? 2023-01-31
  • 石头都有哪些颜色? 2022-11-29
  • 唐伯虎的后代? 2023-04-01
  • 侯玉麟的介绍 2023-02-21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