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如何分阴阳?
一、楷书四大家如何分阴阳?
楷书四大家书法都具有阳刚之气,只是程度不同。依次为:颜,欧,柳,赵。
二、阴书书法的创始人?
吕国岭,60岁,西安人,他七岁接触剪纸,十二岁学习书法,在书法剪纸方面已经历练了四十多年。
吕国岭将剪纸,绘画,书法融为一体,不仅让书法更加具有艺术性,也在剪纸方面增加了技术难度。
吕国岭,阴阳剪刀书法创始人,并被誉为“左手剪刀书法第一人”,姜昆曾为其题词:“书艺俱秀 才技绝佳” 。
吕国岭创作从不打格,地面不留一点纸屑,一阴一阳,阳刻放在一处是一副,阴刻放在一处是一副。
吕国岭还多次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杰出民间艺术家,在国内艺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他能在数分钟内在一张纸上剪出100多划的复杂汉字组合,而且一气呵成,一剪为二。
他曾接待过奥运冠军刘翔、邓亚萍等,最长的作品是《老子道德经》,剪得是赵梦和字体。剪得最好的是《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剪书法难就难在,
不是按照咱们写书法的笔顺。
字的高低、长短、粗细都要把它考虑到里面,
然后才能达到字的神韵。
三、阳字笔顺的读法?
“阳” 字共有 6 画,笔画顺序为: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
yáng第二声,
“阳”,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形声字。阳字的本义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即受光的一面;引申为太阳、阳光,又引申为温暖,还引申为明亮。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阳”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阳字的笔画名称分别是:横折弯钩,竖,竖,横折,横,横。
资料扩展:
阳,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áng。最早见于甲骨文。会意字兼形声字。从阜(fù),昜(yáng)声。字义与山有关。
笔画顺序。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组词造句:太阳10、我们洗完了海水澡,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11、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好像早晨的太阳。
四、楷书硬笔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楷书是继隶书之后的一种字体端正、用笔合法、波磔势少的书体。它萌芽于西汉,中经魏晋六朝的成熟、繁荣,至唐极盛,成就辉煌。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楷书钢笔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楷书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钢笔书法作品图片1
楷书钢笔书法作品图片2
楷书钢笔书法作品图片3
楷书钢笔书法作品图片4
楷书钢笔书法作品图片5
楷书章法的基本原理
法由理生,学习书法不可只求形似,更主要的是神似。它有三大基本原理供参考。
字形的结构美必须符合自然美的原则。
古代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汉字结体各不相同,有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宽窄、肥瘦的区别,在处理字形对比关系时,要符合自然的形
要符合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
结构美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美。书法的结体就是通过欹正、疏密、长短、大小、参差、伸缩、开合、俯仰、向背等多种多样的变化,相辅相成的,以对立统一的手段达到平正、匀称、协调的整体美。
必须通过笔势的管束进行组合。
书法创作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将所有的点画和单字联系起来的因素是“势”。“势”分笔势和体势。笔势代表时间的延续,体势代表空间的展开。每个字作为运动过程的一个瞬间,它的结体会根据不同的笔势和体势作出不同的反应和变化。所以一个字要写好,必须通过对象笔势整合、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字体的张力和表现力。
楷书的用笔特点
毫端之有轻重,犹用笔之有肥瘦,无论肥瘦,都贵于中锋,能运中锋,则虽肥实劲,虽瘦亦腴,钟繇、颜真卿的小楷,用笔丰腴,看似肥而实劲,看似浊而实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温润清雅之气,惟王羲之的小楷粗不为重,细不为轻,肥瘦适中,修短合度,有冲和静逸,萧洒绝尘之态,为世人所重。故小楷用笔,不欲太肥,太肥则质浊,质浊则点画臃肿,龌龊,钝慢而多肉,肥浊而无骨,致有墨猪之诮,也祥哪不欲太瘦,太瘦则形枯,形枯则用笔单薄,平扁,干枯而露骨,瘦硬而无肉,致有枯骨之谓。
小楷用笔,无论肥瘦,都应以骨力为尚,未正骨骼,先尚态度,不知中锋,辄讲肥瘠,这是一种舍本图末的方法。唐太宗《指意》中有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夫书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和则无态度耳;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毫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高竖,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戚宴大气冲和为妙。”所谓心即指笔心,亦犹字之筋骨,副毫之在两旁,亦犹字之肌肤,肉须裹筋,骨须藏肉,用笔方能圆润,能圆润则肥瘦皆宜,骨肉相称。
小楷用笔,贵有轻重曲直的变化,若“上下齐平,前后一等,平直相似,状如算子,这种没有起伏的用笔,势必就会导致板刻生硬的弊病。包世臣《历下笔谈》中说:凡人之生也,必柔而润;其死也,必硬而燥,草木亦然,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
楷书点画的挺拔是富有一种弹性的力,它通过一种曲线美的形态表现出来,犹如一个运动员的形体美一样,试观“永字八法“中有哪一笔是平直相似的,即使是十分挺拔的垂露、悬针亦富有刚柔曲直粗细的变化,故作小楷当使其用笔,曲而有直致,直而有曲致,寓刚健于婀娜之间,含挺拔于姿态之内,自然能达到刚柔互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