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毛笔有怎样的兴盛局面?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政治上与王安石实行变法的主张意见不合,在3次上书宋神宗,陈述变法得失无果之后,请求外任。1071年,皇帝让他到杭州去任通判。陈州正好在苏轼的行程之内,于是苏轼就顺便到弟弟苏辙这里来小住。
当苏东坡闻知汝阳刘“御笔坊”离此只有百十里路程时,就和弟弟等人策马来到汝阳刘。
刘氏族人得知名满朝野的大学士苏轼及其家人前来,大喜过望,热情接待。苏轼深谙笔之神奥,于是他提出制作几支“鸡毛为被,狼毫为柱”的毛笔。
刘氏族人按要求精制而成,献于苏轼。苏轼随即展纸挥毫,运笔自如,十分满意,连声赞道:“此笔真乃极品圣物也!”从此,汝阳刘毛笔系列又添新贵。后来,刘氏族人就把这种毛笔命名为“东坡鸡狼毫”,并开始世代流传。
在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文房四宝”的制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制笔过程中,毛笔工艺改进和毫毛采选的讲究,既促成了毛笔特性的提高,也使唐宋的制笔业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达到了更加兴盛的阶段。
唐代的笔,大多出自宣州。宣州成为当时全国的制笔中心,宣州所制的宣笔十分精良,深受唐代书生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官府和皇室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了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日本奈良的正仓院所藏我国的唐笔,有斑竹管,有斑竹管镶象牙,也有全管象牙,拨镂碧色之管的。这说明唐代毛笔的丰富多彩,工料精致。
说明当时的宣笔主要用兔毫制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十分名贵。当时宣州的制笔名家有黄晖、陈氏与诸葛氏。唐笔锋短,过于刚硬,所以蓄墨少,容易干枯。于是又发展出了一种锋长精柔的笔。长锋笔的出现对于毛笔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它带来了唐宋时期纵横洒脱的新书风。
宋代的制笔工艺逐渐趋向软熟、虚锋、散毫。当时的制笔名匠众多,尤其是诸葛氏,为跨唐宋两代的制笔世家,技压群芳,堪称北宋制笔大师。其独到的制笔工艺和对制笔方法的改进,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诸葛氏制笔法,大大促进了毛笔的进步。
诸葛氏中最著名的一个人叫诸葛高。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他所写的《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中说,宣城人诸葛高做出来的毛笔个个都很精良。欧阳修还对京师制笔与诸葛氏宣笔进行比较,他认为京师笔用起来不舒服,而且价钱高,不耐用,不如宣笔。
此外,诸葛高在长锋柱心笔的基础上,又创制了无心散卓笔,即在原加工过程中,省去加柱心的工序,直接选用一种或两种毫料,散立扎成较长的笔头,并将其深埋于笔腔中,从而达到坚固、劲挺、贮墨多的效能。
苏轼曾称当时的无心散卓笔,只有诸葛高会做,其他人做出来的还不如一般的笔。这种无心、长锋、笔头深埋的形制,是对长锋笔的一种改良,标志着制笔技术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在毛笔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及歙州吕道人、吕大渊,还有新安汪伯立,都是诸葛高的传人。
宋代最著名的制笔家是吴说。吴说,字傅朋,号练塘,钱塘人,官信州守。吴说是宋徽宗时著名笔工吴政之子,他能继承家法,极善精究制笔,为当时的书画家所推重。
宋代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很欣赏吴说所制之笔,作诗赋文,均不用他笔。苏轼曾说:“中原一带的士大夫皆喜欢用散毫作无骨字,在市面上所售的笔都是散软一律。惟有吴说能够独守旧法,精工良制,其笔经久耐用,吾甚嘉之。”
苏轼还评价道:“徐浩的书法之所以为人所贵,关键在于锋藏划中,力出字外,这就是杜甫所谓的书贵瘦硬方通神。如今有的笔工制出的笔虚锋涨墨,若写字皆成为肥书,毫无精气神,只有用吴说的笔写字作书,才能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吴说所制之笔的技术和能力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吴说不仅是制笔家,而且也是书法家。他的书法深入黄庭坚的堂奥,得力于钟繇,尤善杂书游丝草,所题碑铭匾额,为世所重,传世书迹有《王安石苏轼诗卷》。吴说曾经在钱塘北山九里松牌题字,高宗到此巡视,亲御宸翰,撤去吴书。后来,高宗三次观玩,终觉得不甚满意,无奈最终还是换上了吴说所书的铭牌。
吴说传世之简札,多为信手而书,无拘无束,自由挥写,不计工拙。自然而又合理地与抒情达意紧密结合。这些简札最能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其榜书沉稳端润,行、草圆润流丽。传世书迹有《三诗帖》、《叙慰帖》、《门内帖》、《行艺诗帖》、《千字文》等,这些名帖对当时毛笔的进步起到了不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