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南话就是福建话?
一、闵南话就是福建话?
毕竟闽南话不像广东话,上海话,四川话那样在整个省内接近通用或完全通用的地步。闽南话在厦漳泉三个地区(闽南地区)通用,还有闽北少数地区,因此被称为闽南话。
而在福建境内还有比较大的几种方言语系,客家话(龙岩三明地区等),福州话(闽东语系的代表),莆仙话(莆田地区,莆田话和仙游话还有区别),闽北语系(南平地区)。
而在同一语系下的方言,不同地区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闽东语系里,福州地区使用的福州话和闽东北地区(宁德,福鼎地区)有相当大的不同,甚至福州话在不同的县市里都不一样(比如福清话,罗源话与福州市区使用的福州话区别很大)。
因此用闽南话这一地区方言,指称为“福建话”是不恰当的。
实际上“福建话”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在国外会有“福建话”,是因为南洋闽籍华人中闽南人居多,因此就被误认为闽南话就是福建话。随着现在福州地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增加,有些地区福州话也可以通用了。
对于台湾,因为国民党时期抓丁过海的闽南人居多,而且历史上闽南人一直是迁移台湾的主力,很早以前就有闽南渔民到台湾生活,还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候定居台湾的多数为闽南人,种种原因使得闽南话成为台湾人使用得最广的方言。
有的地方也使用客家话。同时台湾也存在少数民族,也有其自身的方言。
(个人观点,没有半句摘抄)。
1台湾人一般的方言就是台语,约70%的台湾人使用,即闽南话(其实“台语”这个称呼是不准确的,方言只能说是“XX话”,比如说四川话、上海话。完全自成语言体系的才称之为“语”,如:法语、英语、汉语、藏语等等。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有无独立配套文字的一般区分)。
此外,原住民讲的是本族语言。
从台语和闽南话的渊源上看,台语其实就是闽南话的一个分支。经历过“唐山过台湾”等多个时期的移民(这些移民85以上是福建闽南地区过去的),闽南话事实上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的基本方言了。时至今日,台湾的不少年轻人对台语相比没有老一辈的人熟悉了。
但是在地方行政长官讲话、立法机构的争吵场面、综艺节目的搞笑语言以及大众生手的各个方面,闽南话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语言,作为方言几乎与“国语”(即汉语)平分秋色。即便是学校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是国语和台语参半。这样的情况在闽南地区也是司空见惯的。
最后简单讲讲福建话和闽南话的关系。
闽南话是大家所熟知,往往被误会成闽地方言的总和。其实顾名思义闽南话只是闽南地区的方言。在福建,闽北有南平话等方言;闽西有客家话、漳平话等方言;闽东有宁德话、古田话等方言;此外还有福州地区的福州话、莆田话等。以上方言互不相通,因此福建可以说是方言最为混杂的地区了。
有时候翻过一个山头语言就不通了。这样的情况在闽南地区就好多了。在厦门、漳州、泉州地区闽南话通用(与台语也通用,只是腔调上有点不同),加上与台语的渊源,因此极具知名度,几乎成了福建方言的代名词。
2国语使用者大约有13%的日常使用,即外省籍人主要使用国语,而台湾政务语言也是国语,虽然进几年台湾当局某些人为了所谓的台独在做政务报告时部分或全部使用台语。
3客家话的使用者大约也有13%,为客家人使用的方言。
4此外剩余地%左右的人为高山族(原住民)使用原住民语。
二、公交车南闵线到东川路吗?
应该是不到的
三、古代的书法家介绍
“楷书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唐朝后期的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四位书法家。
1、颜真卿:
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家。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笃实鲠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者,乃吴郡张旭。
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史学家范文澜在著述中每及于唐书,皆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读者可从本文中领略个中滋味。
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此一准则。
2、柳公权: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
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苟,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
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3、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
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
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洛神赋卷》《道德经》(局部)《汲黯传》《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
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
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4、欧阳询
欧阳询(557~441),字信本,唐朝时期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县男。
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司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唐张怀瓘《书断》云:“欧阳询“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欧存世书迹尚多,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
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
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此法虽然掺人了后人所作的若于解释或思考,但其中肯定有很大成分依然是欧阳询的: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