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提出著名书论?
一、傅山提出著名书论?
傅山(1607-1684),明清思想家、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顾炎武极服其志节。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1917年民国政府在太原建“傅公祠”,阎锡山题写了“尘表孤踪”的牌匾。。
傅山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本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学问人,淡于名利,勤于读书。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傅山在书法艺术理论上是有贡献的。他所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极其精辟,对整个艺术范畴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与四宁四毋为话题的作文
四宁四毋出自傅山《训子帖》体现了道家美学思想。“四宁四毋”即“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以至催生了“以丑为美”的“丑派”书法,由此提出“四宁四毋”的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也便成了“丑派”书法人的鼻祖。
四宁四毋是由明末清初道家学者傅山提出的一种书法理论。傅山不仅在书法实践中特立独行,还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在书法理论上有所建树。四宁四毋的提出对后世书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傅山讲的“宁丑毋媚”的丑,是指当下人们所称的丑书吗?
当下书坛中的“丑书”,和傅山的“宁丑毋媚”,这两者不是一个意思。
在书法史上的“丑书”,它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表现,也是审美上的不同取向的超越或着说是突破。“丑”无疑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当有一种风格是被大家所接受并且还被奉为美的标准的时候,凡是有着相反的风格那么必然就会被视为“丑书”。但是在当下的书坛,他们会抛开汉字的本身结构进行胡编的乱写;甚至还有抛弃了传统书法所带有的独特味道和书法的法度来进行随意的所谓的“创新”;还有一些人,他们凭借个人所想象的符号来胡编乱造,甚至连所描写的内容也都让人无法去辨别。所以说,这样的人都是打着“掘能胜巧、丑比美好”的幌子,从而刻意的在书法创作中来打压巧和美,吹嘘“丑书”,并且还发布一些没有意义的作品。从而也就曲解了清代大书法家傅山的“四宁四毋”。
“四宁四毋”的本质,傅山说过:“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生奇,归于大巧若拙已矣。”他所说的“拙”是正、是奇、是大巧、是若拙,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真正的拙。而在这之中“正”字才是傅山书法的真实意义。“正”不仅仅是包括了书法,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字与人的道德人格是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所以只有用“正为则”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傅山的“四宁四毋”理论,才能够真真切切的全面的把握他所表达的思想。
“丑书”在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中可以说是起了一个重大的推动作用。傅山追求的是“大巧”、是“正直”,而不是要引导人们去写那种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的所谓的“丑书”。
四、含有毋字的四字词语
含有毋字的四字词语 :
毋庸置疑、
少安毋躁、
宁缺毋滥、
毋庸讳言、
毋庸赘言、
毋望之祸、
毋需置疑、
毋容置疑、
毋庸置议、
毋望之福、
毋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