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笔  >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简介

时间:2022-12-1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官至中书令,他在书法上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王献之在王羲之以后又创造了一种更妍媚流便的书体。唐张怀瑾称:“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

子敬幼时学于父,其次学张芝,他五、六岁时习字,父亲潜于背后,猛抽他的笔,竟然没有抽脱,叹道:“此儿当会有大名气。”写《乐毅论》与他作范本,习后,能写极小的楷书。他的传世墨迹有《中秋帖》、《十二月帖》、《鸭头丸帖》、《廿九日帖》《玉版十三行》等等。《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廿十九日帖》同其它墨迹有所不同,此帖在书体上楷、行、草书混杂,分外谐调,有寄情翰墨,自由抒怀之风尚。《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

人物生平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名士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后迎娶北中郎将郗昙之女郗道茂为妻。

王献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书郎,转任秘书丞。后来,他被挑选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屡辞不得,遂与郗道茂离婚。已经执政的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担任自己的长史。

太元五年(380年),谢安因功进拜卫将军,王献之仍担任其长史。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入朝担任中书令。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功勋。王献之上书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晋孝武帝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王献之长期服散致疾,为了避娶新安公主,曾灸足心,导致落下后遗症。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王献之之女王神爱(即晋安帝安僖皇后)被立为皇后,安帝便追赠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主要影响

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道:“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

王献之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桓玄很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他们父子二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张怀凇妒楣馈分衅榔涫榉ㄎ谝坏龋⑵榔湔媸榈谒摹⑿惺榈诙⒄虏莸谝弧⒉菔榈谌肫浞砂资槎嘉衿罚陌朔质樵虮涣形芷贰b准缥帷妒槠贰方跸字氖榉ǘㄎ现衅罚⑽趺髟凇斗ㄊ榭肌分性蚪涫榉形掀贰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唐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常沙娜个人资料 常沙娜是一位工艺美术家。 常沙娜,女,1931年3月生于法国里昂,满族,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
一、听说徐州有个马三力是书法家,不晓得有没有个人官网以及个人简介??? 这是书法家马三力的个人官网。马三力书法家、教育学家,原名马正君。 二、马力的画多少钱一平尺 马力老师...
推荐阅读
  • 国家一级画家什么级别? 2023-01-31
  • 书法横幅格式有哪些样式? 2022-11-20
  • 太和被批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人都是谁 2023-03-13
  • 我国四大毛笔生产地在哪里 2023-01-2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