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理论作者?
一、中国书法理论作者?
张怀瓘(生卒年不详),扬州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著有《书议》《书断》《书估》《画断》《评书药石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文字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
二、都在谈书法,但你知道书法的起源在何时吗?
在中国书法的初生阶段,中国的文字也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草书、行书、真书等这些字体的变迁。书法在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也进入了全新的境界。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当时主要主流书法。汉代的书法理论是中国书法史的源流。当时的书法理论还是很稚嫩,其中包括了中国书法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些为后世经常运用的美学,批判方式和书法思想,已在汉代书法理论中出现了。
汉代也是书法盛行的时期。据史传,很多帝王都擅长书法,直至汉光武帝后,章帝、安帝、灵帝都是喜爱书法的人,尤其是灵帝时期,专门私定了关于书法的机构,所以当时很多书法高手很多都集中在那里,书法的氛围鼎盛一时。这种书法创作风气,直接提供了关于书法著作出现的基础。
汉代是书法的渐进的时期,书法脱离了实用意义,走向了纯粹的艺术。因此初期的书物论往往与学术性的文章和文字的理论混合在一起。并且不同的发展方向,是贯穿中国的书物论的两个支柱,尚意和尚象。
汉代也是书体百花齐放的时代。篆书在汉代也受到广泛重视,例如古文学派,把篆书体所写的儒家的经典作为研究对象。据说隶书是秦人创立的,但实际流行则是在汉代。隶书的字体结构和书写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变化丰富。由于人的社会事务繁多,日常生活中对文字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也就意味着使用的频比较高,那么就需要一种简快捷的字,草书相应地自然而生了。汉代盛行的是章草,但如今无论是草行书还是楷书都是进入汉代以来形成规模的。
真正可以成为“书法”,那应该是在后汉了,就是三国那个时候,
应该是起源于秦朝,秦朝统一六国后才统一了文字,这时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法。
我觉得书法应该是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的时候。
书法最初萌芽于殷商时期,一直持续到汉末三国。
三、中国书法的起源是什么?
我国5000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我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我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
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我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我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即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隶、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即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唐代的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如:孙过庭的《书谱》、张怀摹妒槎稀贰妒橐恰芳罢叛逶兜摹斗ㄊ橐肌范急缓笕朔钗荚颍院笫朗槁鄣拇醋鞑松钤队跋臁
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的轨道。出现了北宋的“宋四家”,元代的赵孟\等名家。书法理论也获得了发展,出现了如:《墨池篇》、《书史》、《宣和书谱》、《翰墨志》、《广川书跋》、《法书考》、《翰林要决》等理论著作。给当时及后世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的文样和理论的指导。
明代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而今人论及清代书法时,每以“帖学”、“碑学”划分为前后两期,大致以嘉庆道光之际为分期点。也就是以19世纪20年代以前为帖学时期,之后为碑学时期。这种划分是否合理当另当别论。
不过,宋元之后,以二王书学为中心的所谓碑帖学时代,至今已转入最低潮,而学习汉魏以前的篆隶书法的作者,则逐渐增长,当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这时也是名家辈出、各领风骚。而这时的书法理论比前代更有成就,《书筏》、《艺舟双楫》、《书概》、《广艺舟双楫》等理论著作相继产生。
明清的书法作品如同绘画一样传世、遗留的较多。当前见诸于市面上出现的也较多。我国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至迟从魏晋以来,一直被历代宫廷和民间作为艺术品珍藏起来,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但在流传中竟出现了作品的真赝问题,困惑着收藏家、鉴赏家。而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赝品的官案。
明清时,由于部分沿海城市的工商业先后发展起来,书画的需求便日渐增多,明间制造赝品便应运而声。什么苏州片、河南造、湖南造、后门造,铺天盖地,无孔不入。这也是困扰收藏家、鉴赏家难题所在。
明清的作品虽然流传很多,但里面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也大有其作。因此,对于当下艺术市场中的收藏家、收藏界来说,购买、收藏这部分作品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书法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