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字外功重要吗?书法的字外功都包括哪些方面?
如果只是学写规范字,了不了解字外功夫并不重要,照着字帖练就行了。既然说的是书法,那么字外的功夫就是非常重要的。苏东坡曾言,“颓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功夫的大头不在字内而是在字外。
如果只把审美眼光放在笔画结构的技能技法上,那么对书法的艺术认知就薄太窄太肤浅了。书法本身就是文化的艺术,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大到很难去给它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也正因于此,纯粹的书法手艺人、书法匠,称不上书法家。
何谓书法字外的功夫?抱庸以为,字外的功夫既有知识容量,又有性情操守,还包括人生阅历,是一个综合的庞大的系统。知识容量方面,包括历史、文学、绘画、声乐、武术、舞蹈、诗词、篆刻、金石、古玩收藏等。性情操守方面,包括性格、志向、气质、品德等因素。人生阅历则与世风家风、行事风格、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紧密相关。综上,我认为都是书法修养中“字外的功夫”。
在诸多的字外功夫当中,除了绘画、篆刻等与之直接存在技法粘连的“相邻学科”之外,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文化与性情。比如我们常说的学院派、文人字、馆阁体以及江湖书法等,其中入流与不入流,除了技法的原因之外,很大程度就区别于文化因素。而性情则是书法风格的内在驱动,也是书法艺术姹紫嫣红百花竟放的个性支撑。“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五官体态,更多指的是性情操守。
书法高手之间的博奕,差别只在毫末诸间,靠技能技法赢人概率很小,主要还是在字外的功夫上。
书法的字外功夫很重要。
书法字内功夫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后,可能很难再提升了。你的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到了一定程度后,会进入一个很难提升的瓶颈期,从表面看,写的漂亮潇洒,结构,章法也具备,但是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少了一种味,感觉字不耐看,好像缺点什么东西,这种味,完全不是技法所能提供的。
到了这时,我觉得需要做的是提升你的内涵,这些内涵,也就是书法的字外功夫,这个内涵和技法一样,需要长年积累。
书法的字外功夫包括如下内容:1.阅历
阅历很重要,平生所见所闻,你的喜怒哀乐,人生遇到的挫折,思想的感悟,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都会转化为书法的养料,书风也会发生变化,孙过庭《书谱》有云: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这说明,丰富的阅历,成熟的思想情感对书法的重要性。历代大书法家都是在不断丰富自己阅历的过程中达到成熟的境界,颜真卿书法经历三个阶段,到了老年,书法臻于化境,人书俱老。
在书法的学习领悟过程中,30-40岁以前基本上是基础阶段,也就是书风逐渐确立的阶段,远远没到成熟的地步,需要以后多年的锤炼。
2.文化的积淀
“书法是文化的核心”,没有文化哪成呢?有人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书法却非常厉害。”
试问一下,你怎么知道他是大老粗,自从你走上了书法的道路,你就和文化结缘了,你学习书法,肯定要看相关的书籍,最起码你要会认字,通过这些书籍,又会带动你看另外一些书籍,慢慢你就有了文化。多年的书法学习,你的文化积累应该不错,如果再加强文化修养,书法可能会锦上添花。
书法的就是文化的,表面上看是大老粗,实际上文化底蕴很深厚。
历代书法家都是文人,这说明书法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性格
性格既是天生的,也是后天可以培养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木讷少言,等到年长,能说会道。书法和性格的关系是,性格决定书法的特点面貌。
比如,张旭草书,那种奔腾狂放,完全是性格使然,没他那种性格,你很难学的来,再比如怀素,在痴癫的状态下,挥毫铺洒,气势舒张,一泻千里,后人也只能模仿其形,神难得也。
功夫在字内,功夫在字外。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
匿名2023-09-27 02:50:02作者用了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