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写古体诗,是先学词林正韵还是平水韵或新韵?哪个易入门?哪个更具古风古韵?
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华新韵是写近体诗和词(既格律诗、词)所用的韵书,写古体诗用不着。本问题的题主没有弄明白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的概念。请搞清楚再提问。
初学古体诗词,—部平水韵就够了。首先先从近体诗(格律诗)说起。格律诗的格律主要有三点:l.每句平仄相间,同联两句平仄相对,联与联间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对仗。3:—韵到底的平声韵。由此可见,平仄是近体诗的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平仄是怎么回事呢?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讲,就是—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比如妈麻为平,马骂为仄。但是,古代汉语和今天的普通话存在很大读音差异,而我们学习创作古诗词,追求的是对古文化瑰宝的继承和发扬,要保持那份古味,就不得不沿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
当然,中华新韵也并不是不可以用,毕竟文学领域是应该百花齐放的。j
究竟什么是平仄?如何应用?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五律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
【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
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问题:究竟什么是平仄?如何应用?
前言
平仄是旧体诗词最基本的知识,可以说,不知平仄不会作旧体诗。
……
一、 四声与平仄平,《說文》解释:平, 平舒也;《北宋时期的《广韵》解释:平,正也;《增韵》:平,坦也。简单来说,平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
仄,是平的反义词,不平侧倾的意思,倾斜就是仄。
南朝诗人把字分为四声:平上去入;其中“平”即平声。“仄”包括了“上去入”三种
二、 竟陵八友与四声的诞生据说声韵研究源自于佛经翻译,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了研究声律的书。 真正有影响成系统的音韵研究出自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
南北朝齐永明时,有一群文人集合于齐竟陵王萧子良左右, 史称竟陵八友。《梁书·武帝本纪》记载: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
沈约谢眺等人研究声韵:
“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体。”他们把字分为平、上(读作晌)、去、入四声,依据四声创作的诗歌被称为永明体,这是唐朝格律诗的雏形。
关于四声有这样一个故事:
重公尝谒高祖, 问曰: “弟子闻在外有四声,何者为是?”重公应声答曰: “天保寺刹。”出, 逢刘孝绰, 说以为能。绰曰: “何如道天 子万福?”
天保寺刹和天子万福,四个字都恰好是平、上、去、入 。
四声理论出现以后。连分江而治的北朝也受到影响。北魏文学家常景(?~550)说:南齐的沈约的四声理论影响巨大,诗人们多以此为准则。并且称赞到:
“辞溢流徵,气靡轻商,四声发彩,八体含章”。三、唐朝文献中的平側唐朝人把仄称之为“ 侧“,读音是一样的,侧读作仄。《說文》中解释仄:厠本字,通作側。
唐朝元和 (806-820年)后诗人王睿 《炙毂子诗格》中有记录: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
上四字全用“侧”声指的是”八月九月“,这4个字都是仄声。在后来的平水韵中可以看到:八【入声八黠】、月【入声六月】、九【上声二十五有】。
讦调体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
唐人的“讦调体”就是宋朝人说的“拗体” ,句子的平仄没有按照标准格律诗句式的规则,就是“拗句”
李郢诗里的“种”应该是平声结果用了侧(仄),所以是拗体(五连仄),下句用“无”对句双救拗是标准的方法。
四、诗词中的平仄近体诗是格律诗,词要依谱填词,都要求符合平仄的要求。诗词谱中平仄用汉字表示的话有三种:
平、仄、中;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用符号表示是:
○”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1、词中的平仄 白居易的词《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词谱里的△表示此处要押平声韵,如果是▲,表示押仄声韵。
2、格律诗的平仄 李商隐七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结语为什么不知平仄基本就不懂古诗词呢?大家在观察某些人的作品时,可以看看他是不是会写格律诗,如果看不到他的格律诗,也可以看看他的古体诗(非格律诗)。
例如最简单的绝句,假如2、4句押韵的字平仄不一致,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完全的门外汉。
例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押的诗仄声韵: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李白《静夜思》押的是平声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绝句的韵脚平仄一定要一样,这是最基本的平仄知识。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