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就是华夏正音?真的是古汉语么?
准确地说,粤语是保留中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地域语言,尤其是保留了隋唐时期的中原语音。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认为粤语实际上是“唐代的国语”。
粤语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上古词汇和语法,还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和声调。
这样说,想必很多北方人会震惊、不同意,广东在古代不是蛮夷之地、现代是文化沙漠吗?
然而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先说最明显的一点,现在的北方话、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的,而粤语就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元朝时,元政府以大都(今北京)话为基础,编制了《中原音韵》,取代宋朝的语言学典范著作《广韵》,将“入声”分派到其他“平、上、去”三声里。
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就是元朝编制的《中原音韵》,以北京话为基础。
因而,北方话、普通话里的声母结构,迥异于古汉语,无入声、浊音,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
然而粤语却保留了“入声”。
依据汉语拼音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23个声母(计入y、w两个半元音)、39个韵母(略同于注音符号中所有独用与结合韵母)和4个声调(阴、平、上、去)。
而粤语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九声六调。
这里的“九声六调”是指九种发声、六种声调。通俗地说,首先一种声调对应一种发声,六种声调对应六种发声,剩下三种发声就是入声。包括: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显然,粤语的韵母和声调比普通话多一些,因而发音系统更复杂。
因而,粤港人学说普通话很吃力,而北方人学说粤语更难。
而且,客观地说,用普通话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就分不清平仄、读不出韵脚,而且写旧体诗词也难以入味。
而粤语则有这方面的优势,与古典诗词有更多相通之处,发音声调更能体现出抑扬顿挫。
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粤语保留了大量的上古词汇和语法。
例如粤语口语里的“食、食晏、训晏觉、行、系、翼、颈”,显然是古代书面语,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分别为“吃、吃午饭、睡午觉、走、是、翅膀、脖子”。
还有粤语口语里常讲的“冇、企、睇、落、嗌”,显然是古代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分别是“没有、站、看、下、叫”。
然而北方话里少有这些古雅的称呼,而是有本地的各种方言说法。
再如,粤语中有“利市”(利是)一词。它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是本少利多的意思。《易杂注》中有“营商利市,营达利事”。
至今广东有派“利市”(红包)的习俗,寓意有利于做任何事情、万事如意。
再如粤语的一些常用语法,颇有古风雅韵。
如北方话常说“我先走了”,而粤语会说“我行先”或“我先行”。
粤语还有很多古风雅韵的例子,在此不赘述。
那么会有人疑问:粤语区域远离中原文化圈,而且少数民族众多,为什能保留较多的中古汉语成分呢?
粤语区域的核心地带岭南,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存。到先秦时期,岭南属百越之地,就是今天的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
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邻近,交往密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50万大军扫平岭南,设置郡县,将大多数官兵留居岭南。
秦汉之际,南越王赵佗试图统一百越,引入北方中原农耕技术。
此后,大批北方人源源不断地移民、流放发配、逃亡至岭南。他们在促进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雅言”、官府话,并且与岭南地区当地的语言融合发展。
岭南地区远离中原,战乱少,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蒙元、满清的影响更少。因而元明清代以后,粤语的变化较小,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中古汉语特色。
例如古代宗族祠堂文化在北方早已几乎荡然无存,而至今在岭南地区却很多见,也备受呵护。
清代学者陈澧认为,广州方言的音调合于隋唐时期的韵书《切韵》,“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
有专家认为,粤语的声母、韵母、声调,与成书于宋朝的古汉语标准韵书《广韵》高度吻合。
当然,岭南沿海地区自古海洋贸易发达,广州等地后来成为国际贸易口岸,使得粤语中引入了一些外语词汇成分。但是中古汉语特色也同时得以比较完整地传承、保留至今。
不仅在国内,粤语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社区如“唐人街”广泛流行,还被称为“唐话”,即唐朝语言。
不是。
华夏文明文化发源地是黄河流域一带,也就是山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为核心的地方。
而粤语是百越之一南越部落口音,发源于珠江流域一带,距离黄河流域隔着几千公里呢,风马牛不相及。[尬笑][尬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