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书法比赛的古诗词?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将进酒》媲美的酒诗还有什么?
《将进酒》是唐诗中的名篇,历来为后世传诵,古今文学家也都给予了极高评价。诗人多爱酒,酒诗也很多,但能和《将进酒》相媲美的不多。如果从个人偏爱角度,我觉得唐寅的《桃花庵歌》算一首。
从爱酒程度和酒量上来说,李白都要强于唐寅。李白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酒量则是“斗酒诗百篇”。而唐寅只能是“又摘桃花换酒钱”,估计也就是沽酒二两罢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且看诗:
桃花庵歌
唐寅(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从艺术风格上看
《将进酒》是汉乐府的曲调,《桃花庵歌》差不多是一种完全的白话。《将进酒》是豪放、愤激,甚至是狂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新奇的比喻,大气磅礴;而《桃花庵歌》通俗、真切、平易,是浅吟低唱,意境清新,其中又多用对偶句。《将进酒》206字,其中只出现了2次“酒”字,却处处透露出饮酒之景。《桃花庵歌》恰恰相反,全文140个字,去出现了7次“酒”,6次“桃花”,频繁重复的出现,以此强烈渲染以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生活状态。《将进酒》写于752年,《桃花庵歌》写于1505年,两首诗相隔700多年,截然不同的风格,从两个侧面反映了诗歌语言的运用之美和艺术魅力,都是上乘之作。
广西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寅生《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唐寅此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深受后世高洁之士的喜爱。
从艺术成就上看
唐寅本人也是名声显著,有“书、画、诗”三绝之称,诗词上有独创的成就。单从诗歌的艺术成就上讲,唐寅和李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从《桃花庵歌》这首诗来看,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道出了古今文人的共同心声,其艺术特色也非常明显,艺术成就也相当突出。《桃花庵歌》版本较多,也正说明了流传之广度。诗中“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也成为名句,更是被广为传唱。
所以唐寅的这首酒诗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将进酒》相媲美,诗词爱好者也各有偏爱。
浅知拙见,聊胜于无,不知题主能否接受?
-
匿名2023-10-08 02:40:02能够发现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