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为什么只有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呢?这与杜甫的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来倾诉自己的心声,他的声音是整个下层人民的声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仕途坎坷,长期寄居长安,了解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写下了史诗《兵车行》《丽人行》等。
杜甫是没落的官二代,可惜运气太差,遇到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当权,两次以“野无遗贤”为由,未录取一人,即使你再牛,也没有什么用。三十多岁的杜甫仍流落在京城,考试通不过,那只好给权贵献诗吧,希望能得到高层的赏识推荐。最后也真被朝廷任命为西河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不过,很快他就辞职了。在长安生活的日子里,杜甫有机会了解,体验了京城各个阶层的生活。于是,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
在《兵车行》中,用诗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展示了一幅撕人肺腑的残象,令人泣下。诗歌控诉了政府的穷兵黩武,为害人民,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苦难。
与人民苦难相对照的是,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的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在《丽人行》中,诗人描绘了权贵们衣冠艳丽,起居排场,纵情声色,不可一世的场面。老杜的诗揭示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隐忧。
安史之乱后,杜甫用诗歌描绘了长安城一片废墟的破败,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入长安,大肆抢劫,放火焚烧房屋三天,长安城城池破败,断垣残壁,一片瓦砾。杜甫写下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了城池的荒凉。在长安,他目睹了统治者强行征兵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于是写下了三吏三别,再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
流寓西南,自己身居茅屋,仍心系苍生。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显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曾被叛军抓获,叛军看他又老又穷酸,不像个大人物,就没把他当回事,他找机会逃了出去,这才有了以后的麻衣见天子。他的行为感动了唐肃宗,被封为左拾遗,虽只是一个八品官,却是天子身边的红人。然而,很快因替被罢免的宰相房琯说话,惹恼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参军,没多久,又辞职不干了。随后,辗转到甘肃,四川一代,过着艰苦的生活。
所以,贫穷,苦难的生活,再加上作诗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使他的诗成为诗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现实主义诗人,这是后入根据杜甫的诗给杜甫贴的最为恰切的文化标签。这样想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杜甫一生把目光聚焦于底层民众,把如椽巨笔深深地插入民间。他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光照每一寸黑暗的土地。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么高调的表达,我们读不出一丝一毫的做作与矫情,因为它不是隔空空喊,更不是心灵鸡汤,这是一个伟大诗人安黎民济苍生的由衷祈盼、是一个失意文人的含泪悲吟、更是一个贫穷老者为我们燃起的理想之火……
我们读杜甫的《登高》,都知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艰难”不仅写诗人自己生活的困顿,更是指国运艰难,因为这是杜甫的诗,杜甫的笔下没有小我,只有大我。
安史之乱后的杜甫,生活穷困潦倒,可他还是把国家百姓扛在自己肩上,在寒夜里踽踽独行……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
杜甫就是这样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