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高清作品欣赏(二) ...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摩西像》
大理石雕像,高235厘米创作于1513-1516年,现位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着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但由于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着名的就是这尊《摩西像》。
摩西(MOISE,又作MOSCHE)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他是战士、政治家、诗人、道德家、史家、希伯来人的立法者。他曾亲 自和上帝接谈,受他的启示,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巴勒斯坦(PALESTINE),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他经过红海的时候,水也没有了,渡海如履平 地;他途遇高山,高山让出一条大路。《圣经》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
这样一个摩西,米开朗基罗用壮年来表现。因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龄,老年是衰颓的时期,只有壮年才能为整个民族的领袖,为上帝的意志作宣导使。
波提切利在西斯廷礼拜教堂的壁上,也曾把摩西的生涯当作题材,那是一个清新多姿态的美少年;十九世纪法国浪漫派诗人维尼歌咏暮年的摩西,孤寂地脱离人群;米开朗基罗描绘的摩西则是介乎神人间的超人。同一个题材,三种不同的表现,正代表三种不的精神。
摩西的态度是一个领袖的神气。头威严地竖立着,奕奕有神的目光,曲着的右腿,宛如要举足站起的模样。牙齿咬紧着,像要吞噬什幺东西。许多批评家争着猜测 艺术家所表现的是摩西生涯中哪一阶段,然而他们的辩论对于我们无甚裨益。摩西头上的角,亦是成为博学的艺术史家争辩不休的对象。在拉丁文中,角在某种意义 上是“力”的象征,也许就因为这缘故,米氏采取这小枝节使摩西态度更为奇特、怪异、粗野。
眼睛又大又美,固定着直望着,射出火焰似的光。头发很短,如西斯廷天顶上的人物一样;胡须如浪花般直垂下来,长得要把手去支拂。
臂与手像是老人的;血管突得很显明;但他的手,长长的,美丽的,和多那太罗的绝然异样。巨大的双膝似乎与身体其它各部不相调和,是从埃及到巴勒斯坦至处奔波的膝与腿。它们占据全身面积的四分之一。
这样一个摩西。他的人格表露得如是强烈,令人把在像上所表现的艺术都忘了。但,安放这像的位置很坏,我们只能从正面看。照米氏的意思,应该是放在离地四公 尺的高度,三方面都看得见的地位,那幺,若干刺目的处所(因为现在的地位,使观众离得很近),因为距离较远之故,可以隐灭。
他的衣服,如在米氏其他作品中一样,纯粹是一种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写实,而是适应造型上衬托的需要。因了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显着;雕像下部的体积亦随之加增,使全体的基础愈形坚固。
末了,我们还得注意,《摩西》大体的动作是非常简单的: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斯翡冷翠派艺术的特色,亦是罗马雕刻的作风,即明白与简洁。
《昼》、《夜》、《晨》、《暮》
《昼》、《夜》、《晨》、《暮》,大理石雕像为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所作创作于公元1520-1534年 现位于罗马
佛罗伦萨巨头美第奇家族的陵墓位于圣洛伦佐教堂的一座小礼拜堂内,断断续续地前后施工长达15年之久。米开朗基罗为这座陵墓制作了几尊着名的雕像,成为他创作盛期最后阶段的作品。其中最着名的是位于尼摩尔公爵朱利亚诺·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昼》与《夜》和乌尔比诺公爵洛伦 佐·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暮》与《晨》,这是脱胎于古代河神的四件象征性雕刻。
《昼》 米开朗基罗
《昼》是一位蜷缩而扭转身躯的男子,他隆起肩臂,目光注视人间。这是充满力量又无法施展而不甘心的精神形象,斜卧的姿式隐含欲动之势,恰似笼中的老虎、禁闭中的巨人。
《昼》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男性人体雕像,他好象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醒,右手在背后支撑着身体,眼睛圆睁着,正越过自己的肩头向前方凝视着。
《夜》 米开朗基罗
《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
《暮》 米开朗基罗
《暮》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无力地下垂着,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
《晨》 米开朗基罗
《晨》被塑为欲醒未醒的朦胧神态,似在刚从不安的梦中被惊醒的瞬间。雕像将女性的身体塑得丰满、健壮,具有刚柔兼蓄的美感,富有弹性的肌体虽然处于睡态,却蕴含勃勃生机,它是静、美和力的交响。
《晨》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她丰满而结实,全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辉,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苏醒过来,但没有欢乐,只 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四个人物形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他们辗转反侧,似乎是为世事所扰,显得忧心忡忡,既象征着光阴的流逝, 也代表着受时辰支配的生与死的命运。
美第奇家族陵墓和其雕塑作品是纪念碑式的杰作,同时也是米开朗基罗艺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这四件雕像所表达 出的不安、紧张以及带有辛酸的屈从,正是作者心灵深处真实写照。米开朗基罗面对处于动荡之中的意大利现实社会,人文主义的理想破灭了,他的思想开始变得深 沉和苦闷,作品中留下的只有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感伤。这些雕塑作品表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并成为后来“样式主义”美术 作品的先驱。
《西斯廷礼拜堂》
《西斯廷礼拜堂》 (1508-1512) 天花板壁画 收藏地点:梵蒂冈
1508年,教皇朱理奥二世委托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绘制壁画。这成为有史以来由一个艺术家所承担的一项最宏伟的单项艺术创作。米开朗基罗急于 完成朱理奥前次委托的陵墓工作,将礼拜堂看成一项无法完成的艰巨工程,因而他试图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来摆脱这个负担。但他越是拒绝,教皇就越是执意要他完 成,在高压强迫下,米开朗基罗终于签署了合同。
先前礼拜堂已绘上了反映基督与摩西生活片段的壁画,天花板也按惯例涂上了点缀着金星的蓝色。米开朗基罗最初打算维持肃穆的格调,教皇虽希望壁画能呈现更 宏伟、更新颖的风格,但还是允许米开朗基罗按照自己的布局来设计天花板。天是他绘出一个建筑框架,以连续不断的拱柱和半月窗将墙壁与天花板连接在一起,而 所有的脚线都以浮雕的形式绘出,使壁画产生纵深感。
《最后的审判》
壁画 1370×1220公分1536-1541年梵蒂冈 西斯廷礼拜堂祭坛墙壁
1534年,教皇克里门七世委托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礼拜堂祭坛作壁画。当时米开朗基罗正经历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他选择用“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来展现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在构思上,《最后的审判》比以前的壁画简单,它描绘了基督来临的那一刻,他要审判生者和死者,被他免罪的人将得到永生。由于墙壁面积广大,艺术家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将大约四百个人物安排在这个空间中?必须有一种像旋风一样的主要力量将整个空间结合成一体。最后,画面构图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复杂结构。
《最后的审判》壁画以端站在云际的耶稣为中心,他年轻健壮、神采超凡,大公无私,有力的右手往上一抬,主持正义发出判决,指引修善者升回天堂,好人 会有福报,蓄势的左手掌向下推压,制止邪恶,指示罪人沉降地狱,作恶者会有恶报。他抬起的右手仿佛一挥下来,瞬间即作出世间一切的最后裁决,一切终成定局。在这 气势磅礴的架构中,无限慈悲与威严同在,人们看到了神的庄严伟大,明了善恶必报的结果。圣母在耶稣的身旁悲悯俯视人类,圣安娜和十二门徒与殉道圣人们环绕 在耶稣的周边。耶稣右下方、十二门徒之一的巴托罗谬手里提着一张他殉道时被割下的人皮,这张人皮的样子画的是米开朗基罗自己的容貌。巴托罗谬承受苦难、即 使被活剥一层皮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理念,终得返回天国。米开朗基罗在此以自己的容貌作为巴托罗谬殉道时被割下的人皮样貌画出来,亦显示出米开朗基罗追随使 徒寻道的决心,他有着无尽、强大的期望和等待着被救赎的心。
《最后的审判》 因为人是神按照自己的样子造的,人的行为善、恶,在冥冥中都有神在鉴察,神将在最后的审判日按正义来裁决一切。人在人间吃苦受罪的是俗称“臭皮囊”的躯 壳,堕落的人类,唯有解脱了罪业和净化心灵,才能返回到其创造者面前。在最后的审判中,心灵光明、正义的人必进入永生,领受到从主神而来的喜乐与丰满的荣 耀;那些不认识神的,不善的、作恶的人,必将在痛苦中偿还罪恶,或受永远灭亡的刑罚。画作中吹起长长号角的天使,召告所有的生命都要受审,米开兰基罗 也表现了被审判的人面对审判时,在各自位置的情感反应和姿态。其中那被审判有罪、怀着恐惧与惊慌的灵魂,面对着要被载到地狱里去时,充满了绝望与痛苦。
《最后的审判》是西方传统古典绘画中很普遍的题材,早期所有的教堂里几乎都有这个主题的壁画。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最后的审判》充满了力与美,但是其中呈现 的裸体人物画常遭“道德沦丧”的批评。米开朗基罗的朋友瓦沙利便记载着:米开朗基罗创作《最后的审判》时,教皇保禄三世和掌礼官塞西纳一同参观当时还未完 成的作品,当教皇询问塞西纳意见时,塞西纳说其中的裸体画“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能放在教堂,只适合放在公共浴池或酒店里。”米开朗基罗听了,恼怒的将地狱 中的审判官迈诺斯的脸画成塞西纳的面貌,身上缠着大蟒蛇。塞西纳苦苦哀求教皇和米开朗基罗都无法改变这件事。不久,米开朗基罗从搭的很高的作画脚架上摔下 来,跌伤了一只脚。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之后不久,教皇便下令给所有的裸体人物画上衣饰或腰布,但是在1980 ~ 1992年间修护西斯汀礼拜堂的湿壁画时饰布被清除,所以这壁画是在梵蒂冈博物馆的监督下于1993年被恢复了。
《 创世纪中的三个片断》
天花板壁画 280×570公分 155×270公分 280×570公分1510-1511年 梵蒂冈 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
《创世纪》的场面布局更宏大,色调更强烈,显示出来米开朗基罗对体感、量感、质感三种效果刻意的追求。
《创造亚当》的构思极富想象力。以亚当的躯体为中心,用两只手象征着整个创世纪的开端:亚当伸出左手去接触那赐予生命的上帝时,上帝则伸出右手食指呼应着 他。画面的焦点是神与人指头的接触,它并不在画面正中,而是稍微偏左,因强调人体动作,使二人之间的联系具有动感,观画者仿佛将目睹到指尖接触时迸发的火 花。
《分开海水与陆地》画面中,一件暗色的披风包围上帝,似乎它全部的创造力都蕴含在这个圆圈里。上帝的臂膀以势不可挡之态显示了这股力量,它的双手前伸,手掌张开,海水与陆地顺着指挥一分为二,而衣袍飘动的环形曲线与笔直的地平线则形成对比。
《创造众星》这幅画中,造物主是以两种姿态出现:一个是以正面示人,双臂展开,另一个则背对观众,本图显示它正绕着太阳飞转,两者既分开又彼此联系。传说 这分别是造物主开创天地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前者右手点亮太阳,左手促使月亮发光;后者则创造了植物与黑夜。由此可看出,米开朗基罗力图表现造物主无限而伟 大的力量。
《创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
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这一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
触发我们的无限敬畏感,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
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提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机器"。亚当慵倦地斜卧在一个山坡下,他健壮的体格在深重的土色中
衬托出来,充满着青春的力与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着。他的头,悲哀中透露着一丝渴望,无力
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上帝飞腾而来,左臂围着几个小天使。他的脸色不再是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神气,而是又悲哀又
和善的情态。他的目光注视着亚当:他的第一个创造物。他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灌注神明的灵魂。此时,我们注意到亚当
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因为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我们循着亚当的眼神,也
瞥见了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上,同时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
完整地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这是何等高超的绘画技艺啊!
原罪和逐出伊甸园
规 格:280cm×570cm 材 料:壁画 1510年 存藏处: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这幅作品同《创造亚当》一样,是为梵蒂冈西斯庭教堂所画的天顶画《创世纪》的一部分,其完美的技巧和艺术创造力,曾使当时的罗马受到巨大震惊。作品描绘 了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被蛇诱惑,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情景。这件作品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的信仰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同画家的其它作品一样,成为文 艺复兴绘画的代表作。同时,这件作品显示了米开朗基罗一贯的古典写实风格,造型严谨,构图简洁,整体气势宏伟磅礴。
米开朗基罗在这个画面上描绘了两个情节: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和被天使逐出伊甸园。这一题材曾被很多艺术家表现过,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艺术家所揭示的思想意义不一样。
画 幅中间以蛇和天使盘踞的善恶树将画面一分为二,右面描写亚当和夏娃在蛇诱导下采摘树上的果实,亚当和夏娃既没有偷食的慌张,更没有违背上帝旨意的犯罪感, 这与马萨乔画的亚当和夏娃处于上帝支配的从属地位不同。米开朗基罗认为,人和上帝是平等的,上帝拥有的,人也应该获得,在这幅画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最终得到 确立。画幅左面,天使挥动宝剑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乐园,亚当双手握拳,既有拒绝和反抗之意,也有自卫和护卫妻子的状态,夏娃的胆怯是弱女子的本能反映,他们 是大踏步地离开天堂,来到人间的。
这个形象似乎在说: “我早就要离开天堂,我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米开朗基罗的心目中,人已不再是上帝的奴仆,而是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他所创造的人物,无论男女,个个都是创造世界的力士。他认为好的绘画必须有雕塑那样的体积感。
在米开朗基罗的笔下,亚当和夏娃除了具有凡人的肉体和情感之处,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圣家族》
直径约120厘米 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米开朗基罗的生于1475年,他在13岁进入基兰达约画室,他最初学艺是从绘画入手的,后来成了大雕塑家。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家、军事工程师和诗人。
这一幅《圣家族》是他在佛罗伦萨时完成的,作为他早期的板上宗教画,可以说也是一首美丽的天伦诗。《圣家族》是一个传统题材,主要是描绘圣母、圣约瑟和圣 婴基督,不过米开朗基罗在这一幅面上的三个宗教形象已完全成了民间生活的普通人物了。也许是艺术家长期作雕塑的关系,这里的色调与形体结构稍显生硬一些, 为了处理好人物的衣褶关系,光暗的对比较强,明暗转折还不够和谐。这是一个木匠家庭,画家把约瑟、马利亚表现在专注于圣婴的天伦乐趣之中。此种情景通过三 个人物的戏剧性组合得到了和谐的世俗化体现。背景上还有几个裸体像,好象有一个野外浴池,圣家族就在一块野地上休憩。构图紧凑,主调和谐,给人以亲切感。 据说,米开朗基罗在1501年时曾见过达·芬奇的一幅《圣安娜》草图,那幺,这幅画是否来自它的启迪呢?这就有待观赏者去品味了。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