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描写花朵的诗?
展开1全部
一片两片两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张问陶《梅花》八首 张问陶的《梅花》,向称名作。咏梅花的诗,从古自今也多了,到清代,咏梅花能让人传颂,必定有自己的特色。咏梅花如果泛泛而咏,即使工巧绝伦,也是多余。这八首诗,很少正面咏梅花,所描写的,大多是梅花气格,写花也是写人。人品定诗品,诗品高不一定人品高,但人品高者,诗品格定高。张船山一生对仕宦兴趣不大,梅花八首,写出来也多是山林隐逸之感。象老死空山人不见,也应强似洛阳花。、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之类的句子,多半也是有深意,写梅花即是写己。读这些诗,觉得高青丘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显得粗俗,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多少有点刻画。 这八首后来和的人很多,但好的并不多。如果从韵来看,八诗有点象玉溪,因此和者的风格都成了西昆体,少见佳作。清代这一类传颂一时的诗不少,王渔洋秋柳四章,向与张船山梅花八咏齐名,但和作多半骂题,比原唱差得多了。由俗入雅的两大家之一张恨水(另一家是金庸。这两家初看俗,但细看不俗,水平远远高出同辈。),在成名作《春明外史》里,也和过几回。不过那时他尚未跳出鸳蝶派笼罩,因此和诗走的还是《花月痕》的路子,不过也甚见作意。可见,大家非生来是大家,但必定有成为大家的条件。金庸既写出不尽如人意的《碧血剑》,《袁崇焕评传》虽史不象史,文不象文,但极见功力。正因为有《袁崇焕评传》这样的附录,《碧血剑》也才有资格好过古龙的最好作品。古龙写得出《袁崇焕评传》么? 诗词本小道,气骨为上,辞句为下。这八首诗懂是很好懂,评却很难评。因为八首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读。现在的不少当入门读物的旧体诗词选本,往往把前人的组诗拆开了,当真有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成片断之讥;而评语也不知所云,动不动用白描手法,似乎除了白描,再无手法。古人写诗之时,未必想到用这手法。古人评诗,下焉者称无一字无来处,字字不能脱前人樊篱;今人越古人之俎而代庖,把诗说成了八股,一样的可笑。而读诗,徒赏其辞句之工,固已落下乘,而穿凿附会,更是下三滥。诗就是诗,不必存个铁肩担道义的想法,也不必多想什么内涵。象这八首梅花诗,读了,感受到他语言的美,感受到他写诗时的感觉,那就是读懂了。 梅花 一林随意卧烟霞,为汝名高酒易赊。 自誓冬心甘冷落,漫怜疏影太横斜。 得天气足春无用,出世情多鬓未华。 老死空山人不见,也应强似洛阳花。 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梦绕寒山月下村,一枝相对夜开樽。 繁华味短宜中酒,攀折人多好闭门。 风信严时清有骨,尘缘空后淡无痕。 从来不识司香尉,只仗东皇雨露恩。 铜瓶纸帐老因缘,乱我乡愁又几年。 莫笑神情如静女,须知风骨是飞仙。 生来逸气应无敌,悟到真空信可怜。 世外清名原第一,不修花史亦流传。 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香雪蒙蒙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美人遗世应如此,明月前身未可知。 照影别开清净相,传神难得性灵诗。 万花何苦争先后,独自能香亦有时。
菊花》元稹 《菊花》朱熹 《寒菊》郑思肖《梅花》王安石 《墨梅》王冕 《雪梅》卢梅坡 《早梅》张渭 《海棠》苏轼 《芭蕉》杨万里 《栀子》沈周 《莲花》杨万里 《桂花》何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