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讲的“宁丑毋媚”的丑,是指当下人们所称的丑书吗?
时间:2023-04-04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当下书坛中的歼圆雀“丑书”,和傅山的“宁丑毋媚”,这两者不是一个意思。
在书法史上的“丑书”,它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表现,也是审美上的不同取向的超越或着说是突破。“丑”无疑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当有一种风格是被大家所接受并且还被奉为美的标准的时候,凡是有着相反的风格那么必然就会被视为“丑书”。但是在当下的书坛,他们会抛开汉字的本身结构进行胡编的乱写;甚至还有抛弃了传统书法所带有的独特味道和书法的法度来进行随意的所谓的“创新”;还有一些人,他们凭借个人所想象的符号来胡编乱造,甚至连所描写的内容也都让人无法去辨别。所以说,这样的人都是打着“掘能胜巧、丑比美好”的幌子,从而刻意的在书法创作中来打压巧和美,吹嘘“丑书”,并且还发布一些没有意义的作品。从而也就曲解了清代大书法家傅山的“四宁四毋”。
“四宁四毋”的本质,傅山说过:“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生奇,归于大巧若拙已矣。”他所说的“拙”是正、是奇、是大巧、是若拙,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真正的拙。而在这之中“正”字才是傅山书法的真实意义。“正”不仅仅是包括了书法,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字与人的道德人格是有腔竖着不可分开的关系。所以只有用“正为则”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傅山的“四宁四毋”理论,才能够真真切切的全面的把握他所表达氏早的思想。
“丑书”在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中可以说是起了一个重大的推动作用。傅山追求的是“大巧”、是“正直”,而不是要引导人们去写那种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的所谓的“丑书”。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