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宋元时期南北方绘画的风格差异?
时间:2023-03-0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宋元时期南北方绘画的风格差异?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指出了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两种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审美观念,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带有崇南贬北之意.南北宗论提出后,明末和清代的画坛群起响应,以南宗为正宗,对绘画的主流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因而这一时期南北方绘画差异很大.
二、谈谈董其昌的书画实践和理论的正负面影响
其昌字太熟
略微带点俗
多些阳光气
神仙不肯去
三、董其昌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力
在晚明书坛,影响最大,开一代书风的应推董其昌。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
董其昌兼工楷、行、草书,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参悟禅理,将心学和禅宗哲学融会在书法作品之中,创造了一种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秀雅风格。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清代康熙倍加推崇,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清代著名书家王文治《论书绝句》曾赞曰:“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一时士子皆学董其昌的妍美、软媚,清初的书坛为董其昌笼罩。
董其昌在在《画禅室随笔》中自述学书经过,用“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的思想来阐述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对后世书法学习影响很大。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