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林楷书 唐诗字画 虞世南《蝉》书法作品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法字体:楷书
字画款式:斗方
字画尺寸:50×50CM
字画内容:初唐·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但也是托物言志。
内容解释:本诗托物寓意,强调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并不是藉助于秋风传送。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言,“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浙江余姚)人,初唐的重臣,也是著名书法家。兄长虞世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