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的特点并结合唐朝历史谈谈他们书法特点的形成的原因
时间:2022-11-0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气势雄浑,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了新风格。从政治上讲,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从经济上讲,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艺术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民族关系上讲,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从文化上讲,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以及唐王朝开阔的胸怀,都为书法艺术创立新风格提供了条件。
介绍一下柳公权的生平及书法艺术
柳公权(778-865),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 《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为之动容。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