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海纳百川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海纳百川隶书书法图片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书法字体:隶书
字画款式:横幅
字画尺寸:138×35CM
字画内容:海纳百川
创作时间:丁酉年六月
内容解释:纳,容纳,包容。川,两岸之间有水流过,指河流、水道。海纳百川意思是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常用来形容人的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肚可撑船”,个人修养高。形容公司的包容性强、体量大、格局大。海纳百川也有包罗万象的意思,用来形容事物壮阔雄奇,无法比拟。
“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唐代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四川大学(川大)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另有酒店以取名“海纳百川”。
名家海纳百川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林则徐画像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字画关联:海纳百川行书四尺对开书法 、 海纳百川行草四尺整张书法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