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书法好吗﹖
书法四大家的“苏黄米蔡中的“蔡”本来指的蔡京。因为蔡京是大奸臣,所以后来世人用蔡襄来代替蔡京。现流传下来的宋徽宗画作中,多幅有蔡京的题跋,说明当朝宋徽宗对蔡京书法的看重,而徽宗本是有极高造诣的书画家,他的眼光至今受人推崇,可见蔡京的书法功力不是一般,可惜为其名所弃。
水浒中宋徽宗,蔡京等人,谁的书法水平最高
最高的是蔡京。
宋徽宗曾经评价蔡京是“书法第一人”
为什么大奸臣蔡京的书法评价那么高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堂弟,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蔡京PK蔡襄,谁书法更胜一筹
苏轼在“尚意”书风中是领头人物。以“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的气概引领一代新风。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受苏轼教诲。留心黄庭坚手札一类,颇有苏字之风。米芾虽未入“苏门”,但听从苏轼“入魏晋平淡”的建议,取法二王,最终成就自我。因而苏轼对宋代书法有化身千百的不凡功德。他所书的《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能有这样的作品传世,可以说是平生无憾了。因而在“尚意”书风中,将苏轼排在第一应该是无可争议的。但如果要论及行书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则首推米芾。米芾在“宋四家”中年龄最小,影响却最大,连董其昌都说米芾“当在东坡之上”。 近代康有为认为黄庭坚应该排第一。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宋人之书,吾尤爱山谷,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浓,入门自媚。若其笔法瘦劲婉通,则自篆来。”苏、米、蔡只有一种书体名世,而黄庭坚的行、楷和草书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不仅称雄当世,而且溢出时代。在“苏门四学士”当中,惟有黄庭坚视苏字为“压扁蛤蟆”,由此略知黄氏的胆识。可以说,黄庭坚是“宋四家”中最具创新意识的。 蔡襄在“宋四家”中年龄最长,苏轼推崇其为“近世第一”。但在“宋四家”中,蔡襄“尚意”书风并不彰显,充其量是一个过渡人物。梁章钜《字学》中认为“宋四家,苏、黄、米皆可学,惟蔡不必学。盖蔡书尚未尽变唐人风貌,学蔡不如径学唐人”。因而潘伯鹰认为“蔡襄可当第一”的观点笔者很难认同。
蔡京与蔡襄,书法“宋四家”之蔡到底是谁的“菜”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