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源于哪种书体?
源于瘦金体
启功的书法自成一体———启功体。启功先生对于线条的处理很到位,启功先生的书法,他的线条该肥的时候要肥,该瘦的时候要瘦,惜墨如金而又收收放自如。有学者点评,启功先生的书法不仅仅是书家之书,也是学者之书,这点确实是说得很中肯。启功体就是这样美不胜收,平稳内敛,清秀而又隽永,当为书坛大家。
启功的书法属于行书书体。行书书体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他的书法根本上说是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了欧阳询、梁诗正、刘春霖等书法名家的笔法。其书法结体紧凑,中宫收紧,点画结实有力。是近现代成就卓著的一位书法家。
启功体特点?
启功体书法的特点:
1.平正、秀媚。其书法观念,深受明末清初因皇家推崇而流行的赵、董书风的影响。
2.修美、匀整。注重结构的黄金分割率,用笔干净,不尚变化。
3.雍容华贵,贵族气。启功原姓爱新觉罗,系皇室后裔。
4.趣味雅洁,富有书卷气,属于学者字。
启功书法运笔技巧?
启功先生的运笔技巧主要有:
(一)落笔:笔刚着纸,谓之“落”。是笔将动未动,运笔之始。
(二)顿笔:笔抵纸,力注毫端,水墨下注。其势如锥钉地,唯恐不深,但不可过重。重则点画肥滞。
(三)蹲笔:如顿但不重按。蹲时,墨下如蜻蜓点水。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
(四)提笔:拔笔高起即提。顿笔、蹲笔之后,均需提笔。提则墨由毫入纸。其势如大鹏奋飞,离地初翔。但不可过高。过高则点画轻飘。
( 五)过笔:提笔后直道而行。不曲不折谓之过。或曰走笔。其势如箭离弦,贵于迅疾。
(六)挫笔:顿笔后略提笔,使笔锋略转动,微离顿处,谓之挫。多用于笔画转折、变换方向时。其势如错齿磨牙。需掌握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七)折笔:笔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谓之折。折笔要藏头。其势如曲指成拳,自然圆劲。
(八)抢笔:笔锋不落纸,盘空作折势,谓之抢。其势如抽鞭作响。折笔实而抢笔虚;折笔重而抢笔轻。
(九)回笔:笔驻,挫而复返,谓之回笔。
(十)衄笔:笔锋去而逆返,谓之衄笔。其势如蜗牛入壳,缩而不折,与回笔不同。
(十一)转笔:笔锋回旋谓之转笔。折必先转,始能不露棱角。其势如循规作圆,斂而不放。
(十二)纵笔:笔锋且过且提,去而不返,谓之纵笔。其势如纵鸟出笼,凡点画止处,露锋不藏者,皆纵笔。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笔锋着纸,停以取势,谓之驻笔。势如驻马四顾,欲进还留。用笔如何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