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这门艺术出现在中国,是由实用性的文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依据汉字造型的特点,运用毛笔这一特殊的书写工具,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视觉表现的代表,不但有它广泛的基础,而且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非常深厚的美学和文化积淀。从一般意义上说,真懂书法的人比较少。因为理解中国书法和中国画很难,修炼成一个书法家比修炼成一个中国画家要难。沈尹默曾讲:“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唐《姜劝传》云:“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书法这种美感表达,在极单纯里表达极丰富的美感,所以它难度极大。
中国书法有两条线,一条是线条化,如唐代怀素和张旭的草书,就是极为线条化的艺术,其线条纯净已达极致,把点画的意味淡化、弱化,让其高度线条化,单纯化。宋人评曰“悲喜双成”。就是把感情褪去,显出高度理性,很冷静,很抽象。另一条线是点画化,以唐楷的高度成熟法度完备,美感表达上风格各异。以欧、虞、楮、颜、柳诸大家为代表。点画化和线条化的区别在于,点画化更加符号化,而线条化接近了大自然,“观惊蛇入草,乱鸟出林”,直接受到自然启示。此时书法非常象画,与画的象形取物很相似,而依赖的是汉字这种载体。孙过庭《书谱》云“纤纤乎如新月之出天涯,落落乎如众星之列河汉,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这一段优美形容是意象创作方法,即“闭目万物如在目前”。
赏析书法 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分析和梳理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注意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玩味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
匿名2023-10-13 18:10:02让人可以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