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书法(王献之最好的行书)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后世也称王大令或小王。如果说王羲之是一代书风的开创者,那么,献之则是善于向父辈学习而富于创新精神的继承者。唐代张怀瓘说:
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逸少(王羲之)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诚如是,献之真书虽不及其父,然行草书是有自己独特的过人的风格的。只是由于后世有不公平的扬父抑子之论,以至于人们往往忽视了献之的书艺。又因为梁武帝酷爱书法,当时曾广收名迹集中于一楼,又夜间毁之于一矩,所以献之传世墨迹更少。目前传为献之所书的有《辞中书令》、《廿九日帖》、《地黄汤帖》、《鸭头丸帖》、《东山帖》和《中秋帖》等几种行草墨迹。而且其中的真伪,现在还有争议,这就更增加了我们研习小王行书的困难。
我们现从献之的《东山帖》与義之的《兰亭叙》的比较来看,可知小王行书胎息于大王并有所发展。他的书法也具有用笔熟,结体多变、神韵雄俊的特点。但王献之行书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大王行书点画的骨势有如铁画银钩,笔致紧、这是小王所不及的。
献之用笔虽貌似平淡,却刚键圆润、妍美多姿,其行笔看似迅疾,却丝毫没有直露和浅薄之感:用是随和却有一种浑厚华滋的墨色变化感。
试观《廿九日帖》中不率三字的三捺,极尽跌宕变化之能事,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很自然地融于法度之中。运笔以中锋贯穿整篇,偶而侧锋起笔,却是中锋行笔,收笔处隐约有停顿聚墨痕而使线条呈立体,这可从叙无、之、所、不、松等字的横画、撇画中能看得出。
二、大王行书的结体和章法严違安详而又爽爽有神。而献之的行书结体筋骨开张,清劲端和,点画疏朗,顾酚有情。笔道不作简单的横平竖直,而是有意识地取斜势,造成险势,但又能化险为夷,归于和谐,如慰字的上部有向右倾斜的感觉,但下面的心字却向右上取势,并写得粗而实,造成整体平衡感。
报字的二竖,虽一枯一润、一重一轻对比强烈,但相向挺立,造成稳定的形势。在挥洒自如书写中:偶而自然地参进一二处草书,使整幅作品更具有潇酒活泼的美感。《廿九日帖》中献之再拜四字,前二字和后二字稍断而意连,后二字信笔一气呵成,飞白自然夹于其中而有姿态,犹如一段美妙的乐曲,既有停顿,又作舒展,令人回味。
纵观羲献书迹,正如有人评论的:大王书用内之法,小王书用外拓之法,内是指笔意紧敛,即所谓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指笔意开展的,所谓筋(筋力)胜之书,相对地说,内撅近古而古朴纯净,外拓趋今而妍丽儒雅。
学习王猷之的行书,除要熟练地把握住用笔、体功夫外,还必须追求酒脱清雅的神韵。这中间的消息是很微妙的,要在不断观察和临习中去感受。王献之的行书,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
唐宋以来直到现代许多书法大家,都曾从他的行书中吸取精华滋养了自己的艺术。联系到日本国时至今天仍将二王书法列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的现实,这应是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