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兰亭修禊本来与书法有关系吗?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书法的伟大里程碑纪念?
时间:2022-05-30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本来没有关系。
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王羲之等41人临河修禊,本来是依照民俗,到河边玩耍,祓除不祥。不过这也可能只是外在由头,主要是这些雅士有兴举行雅集,挑选这一天更为顺理成章而已。
集会的成员写了诗,为集结这些诗,王羲之给它写了序,这才同书法扯上关系。
这篇序在王家世代相传,到了唐朝,又有唐太宗派萧异计赚兰亭的故事。唐大宗又把《兰亭序》随葬。使得《兰亭序》显得格外神秘,引起历代书法人的特别关注。加之当初唐大宗令人摩拓的复制本得以传世,从摩拓本来看,又显示出高超的书法水准,使得《兰亭序》在书法史上亨有崇高的地位。
唐太宗把兰亭真本随葬,以直接推理来说,对兰亭的传播是很不利的。但事实上起到的作用恰恰相反,等于给它作了绝妙的广告,复制本得以传世,到现今遇上了照像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达,兰亭将永垂不朽。
当初萧异赚取辯才法师的《兰亭序》,实在太无理。从道义上说,很不应该。但是,如果没有此事发生的话,让兰亭一代一代的自然传下去,说不定传到哪一代,就自息自灭了,即使能够永远传下去,外人也看不到。这样,世人根本没有《兰亭序》的概念,更不会有关于《兰宁序》的许多笔墨官司,许多的争论(这些对《兰亭序》的宣传是很重要的)。因为世人未曾见到它。
答案很简单:美不胜收,千古奇书。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