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说钟繇是“楷书之祖”?
时间:2022-05-30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楷书,历史上曾称正书。那时的正书,不是今天所说的正书,现在的正书是篆隶楷的总称。
楷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东汉,其来源,有说是隶书,有说是行书,总之,它是由隶书的俗写体发展而成的。
现在所见篇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年代最早的,是钟繇写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贺捷表》,即得知蜀国大将关羽被杀的喜讯后写的贺捷表奏。不想一代名将,竟以这样一件经典作品,在书法史上留了名。
传世的钟繇楷书,都是给朝廷的上表,这表示当时比较郑重的文件,也可以用楷书这种新书体了,说明楷书地位提高了。
钟繇的楷书,尚处于楷书的最初阶段,并不成熟。其横画的收笔采用了顿势的收笔,使用了硬钩,捺画写得直利,点画已是敛笔顿按,这些,有的是吸收了隶书俗体的写法,有的是进行了加工改良,而且在结字上呈现出欹侧之势,又显得端正匀称。
前些了,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很多吴国简牍,其中也有楷书,但书写年代晚于钟繇,其笔画纵粗横细,不如钟字硬瘦,结字也不如钟字欹侧多姿,显得更为保守。
我们说钟繇是“楷书之祖”,并不是说是他创造了楷书,而是他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改造,而成为这些人的代表,并有当世最早的完整的楷书作品留传下来。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