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自学书法时遇到的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我刚刚学习书法时候困难太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数不过来,刚刚开始到现在一直学习欧阳询的《九成宫》练习欧楷的笔画,就连悬针竖都写不直别说垂露竖了,笔也持不住,后来稍稍好点,最让我为难的是戈勾和竖勾,简直太难了,那个戈勾我写了也有一万次至多不少,好在戈勾有些进展,竖勾到现在也是不行,没有老师指点,靠自悟很难,后来听说学习书法应该从隶书开始大好基础才能学习楷,行,草到创作,我学的跳级了所以不对,希望学习书法的朋友借鉴一下我的经验教训,主要还是坚持,虽然很枯燥但是应有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才能通往成功之路。
中国书法是大众的书法,还是精英的书法?
中国书法,如同百花园,花花草草,红红绿绿,五光十色,各俱特色,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花香四溢!它既是大众的,又是水平精湛、技艺高超、文才横溢、百年难遇,万里挑一的真正书家的高尚艺术......受人们喜爱和敬重的书法家不过百人......
在书法临帖当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临帖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你好!这个问题问的好。好在明白临帖是入门途径。我来回答,非常希望能得到你的满意。
一.临帖先要择帖
一瓶水倒入同等大小的瓶中是倒不满的,再倒会更少……,所以说择帖要“取法乎上”,“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就是这个道理。择帖不能将外表漂亮的妍媚当妍丽;将牵缕缠绕当龙飞凤舞……,所以说择帖如择友,不得不慎。百事可为,惟不可俗。俗不可医。
二.临帖要读帖
读帖如读书。读书有粗读,精读。粗读是过目,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语,一一查找出来,弄个清楚明白。接下来精读,就觉得顺畅了。读帖就是这个意思,由生到熟,由形入神,苏东坡反复“阅览”;黄庭坚朝夕“谛观”;文征明天天“把玩”,
心摹手追,越读印象越深,道理越明,情趣越浓。过目经心,心中有字,临帖就能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心中没字,笔断意断,貌似神离。所以临帖要读帖,读帖贵熟。
三.临帖贵在持之以恒
学习书法,有个眼高手低、手高眼低的过程,通过临帖,我们可以在眼高手低中练就用笔的功夫;在手高眼低中提高欣赏的水平。学有所成,贵在持之以恒!
其实,不仅仅是临帖,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可雕。意思非常明了。智永的书法好,向他求学的人很多。问他有什么密诀,
他说密诀就是持之以恒。是的,他是这么做的。永欣寺内习字练书,三十年不出门。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由他而来的。
问题中没有提到摹帖,我也不想画蛇添足,以免引来“自作多情”之赚。当然了,主页里我已有所回答。如果需要,可作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书法的前提是要有“法”,不临帖就没有可能得到笔法,我的理解是:一、带着问题去临帖,二、广泛的临帖。
一、带着问题去临帖:临帖不应该是傻乎乎呢单纯学字帖中的形状,线条的模样,而是要去思考,如果仅仅是因为某帖名气而去学他,实在没有必要,因为缺乏自己的思维,那么带着什么问题去临帖呢?我认为有几点:为什么我自己这样写,感觉是不美的,帖的作者他那样写怎么就是美的呢?他写的比我好的地方具体在哪?是结字漂亮还是线条变化多?具体那个位置更漂亮?布局更巧妙?具体巧妙在哪个地方?带着这些细化的问题去临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为什么要广泛的临帖?一家一派,即使被你完全吸收,你的创作也失去了原创性,毕竟你是复制他人,即使再完美,也不可能达到与原创者同样的地位,你如果想做一个原创者,那么你就必须广泛的吸收各种元素,根据自己的性情取向进行糅合,看当今书坛那些大家,前提都是二王一脉,但成就出不同的风貌,陈海良借鉴杨维桢、徐渭,写出了自己才情,李双阳取法怀素、白蕉,得清雅之气,梁小钧从书谱和古诗四帖中中得到雄强和变化,当然这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一些特征,他们真正吸取的这绝不仅仅是三两家的内容,因此,如果想做一种风貌的原创者,必须广泛的临帖。
临帖应该注意什么呢?我通常看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直觉上会锁定我认为好的部分,然后对这个部分进行分析,同样一个字,线条的弯曲程度不同,结字的方式也就是线条的组合方式不同,甚至于线条的长短、是否连接,都会影响到这个字带给观者的感受。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临帖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那就是精临,精临就是对原帖的线条、结字进行最大限度的重现,甚至包括章法布局。古人给我们一个巨人的肩膀,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盲目崇拜,古人也是人,我们应当拿出“若使古人能至今,敢叫前贤慕后生”的气魄,写出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