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风格特征
隶书风格特征
隶书从产生起,经历了两个高峰时期,即汉代隶书和清代隶书,汉隶品目繁多,风格多样。大致可分为方笔(《张迁碑》、《衡方碑》)、圆笔(《石门颂》、《曹全碑》)、方圆结合(《礼器碑》、《华山碑》)等。
书法的构成要件是线条和线条的结体。不同形态、不同质的线条,加上不同形态的结体,就会显现出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不同的神采,不同的情趣,不同的审美倾向,给人的感官以不同的视觉冲击。
就书法五大书体篆、隶、楷、行、草而言,蚕头雁尾的笔划特征和如龟似鳖的结体形式形成了隶书的基本特征。抓住了这一特征,写出来的字可以统统地叫做隶书,但只能是泛泛的隶书,没有风格可言。然而风格是书法艺术的灵魂,风格才是一个书法家追求的归宿。既然是归宿,就不是初始阶段,也不是中间过程,而是最后的结果。所以任何一位书家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临帖过程,临古人的帖或今人的帖,入帖的功夫越深,跳出来的时间越早,当然,最终能否跳出来,还要看你的悟性。
书法风格是如何凸现的,如果把同类大量的碑帖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细部决定风格。楷书里的颜、柳、欧、赵,在圈外人士看上去,可能只看出是楷书,因为人们印象最深的是楷书的基本特征。而圈里的人则可明确地区分开何为颜、何为柳、何为欧、何为赵。根据什么呢?当然是笔划或结体的细部差异。明白了这个大道理,我们既可以探讨隶书的风格,又可以明确每个人自己的风格趋向。
纵观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也是隶书从初创时期发展到成熟,又逐渐为楷书所替代的历史。琳琅满目的汉代碑刻,除《张迁碑》、《裴岑碑》等极少数碑外,从线条上看,主横的一波三折,撇捺的舒展,结体上中宫内敛,决定了汉隶的基本风格,那就是潇洒和秀美
当代习隶书者何去何从?每个人由于修养不同、性趣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审美倾向不同。有人喜欢飘逸,有人喜欢雄强,有人喜欢俊秀,有人喜欢古拙。爱好不同决定了他们选帖不同,进而决定了他们隶书的风格趋向不同。试言之,刘炳森先生是以《乙瑛碑》为主帖,并由此帖脱胎而出,刘先生的隶书比《乙瑛碑》更规范、更端庄、更俊秀。这种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所以颇受群众的喜爱。
4 我喜欢的是古拙、雄强的隶书,便努力寻求和探索表现古拙、雄强的书法语言。而大部分汉隶都属俊秀一路,所以既要以汉隶为本,又要走一条自己的路。从线条上,带有顿挫的直线取代了优美的一波三折的曲线,这样的线条质朴有力;线条的走势:变竖划向内倾为向外倾,这样的线条给人以张力;从结体上看,变内紧外松为内松外紧。这样的结体宽博大气,减少了飘逸,给人以力感。对重心的处理:为了使字的重心下移,给人以稳重的视觉感,将撇捺收缩成两点,形成短腿隶书
隶书演变的过程以及隶书在整个文字变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秦时期,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大大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