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史简要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如今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
北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从公元960年至 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扩展资料:
书法的整体形态美:
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结体形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书法意趣的表现需要;二是书法表现的形式因素。
就后者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书体的影响,如篆体取竖长方形;二为字形的影响,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长方形的;三为章法影响。因此,只有在上述两类因素的支配下,进行积极的形态创造,才能创作出美的结体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书法史
书法被孔子定为“六艺”之一,是古代君子必需具备的技能、技艺。由于古人把读书、识字、写字等量齐观,书法就不再是纯粹的技法,而且等同于学问修养。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看重书法,把它视为载道的工具、文章的衣冠,也是个人学养的外在表现。
举凡中国历史上的帝皇、名臣,如唐太宗、宋徽宗,以及秦始皇朝的李斯,唐太宗朝的褚遂良,宋代的苏轼、黄庭坚,乃至清代的刘墉、林则徐,就连历史上的奸臣,如秦桧、蔡京、严嵩、康生等人,都是一流的书法家。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还有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张旭、米芾、蔡襄、鲜于枢、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