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历史简洁及其著作
时间:2022-12-1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收集整理古代文献编成六部典它们被谁称为什么
六经。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这六部古藉并非孔子所做,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孔子整理了什么典籍?
孔子整理了《诗》、《书》、《礼》、《乐》、《易经》、《春秋》这些古代典籍,后人合称之为《六经》。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记》《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