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12-0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文物,旧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现在人们多把古代遗留的东西称为文物,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物,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辞海》中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
(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毪球是个什么鬼!啥意思
应该是毽球吧。
踢毽子又称(毽球),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在中国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是一项汉族民间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
中国毽子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广州市体委于1956年举办的,并制定了简单的规则。1984年春,《毽球竞赛规则》诞生,它是根据踢毽子的特点,吸收了几种球类比赛的形式综合而成的。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