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产于哪里?
时间:2022-12-0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以马塘村为主,为越剧初始起源)。男子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女子越剧起源于“施家岙”。发祥于“上海”。
1906年农历三月初三,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的说唱艺人将门板铺在稻桶上,粉墨登场开腔唱戏那一刻,诞生了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是为越剧的正式起源――学术、戏曲界承认的起源年限)。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也称“男子越剧”。
1923年初,女子越剧创始人、施家岙人王金水张贴告示,报名招生。艺徒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九岁,最大的十三岁。训练日程安排有序,练声腔、舞台动作、武功等,十分艰苦,每天十多个小时,一直训练了三个月,便开始“串红台”。
“串红台”就是科班第一次上台彩排,公开给群众观看。绳武堂旧时族规森严,不准女子上台演戏。无奈之下,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24位女子越剧科班演员只好在晒场空地搭起一座草台“串红台”。1923年7月9日正式演出,当时的剧目是《双珠凤》。那天,台前观众熙熙攘攘,艺徒们不免有些紧张,有个小丑竟躲在门角后哭着不敢上台,至今仍传为笑谈。这次演出是女子越剧的首次登台,也是女子越剧开端的标志。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发展于上海
清末产于浙江嵊县,即古代越国,后流行于江南地区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