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需要依靠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各种资料各有什么优缺点
时间:2022-11-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文献资料,年代久远,可能会出现断缺。是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手段。如我国史书记载 每个王朝兴衰和人物杂记等,是研究当时社会人物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事物例证,但是因出土等原因,保存的少,维护起来费劲。也不全面。
口述资料,优点在于把历史当事者用现代的工具加以记录。是活历史。同样他的不足口述资料需要大量的人力或物力去搜寻,去记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史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分为什麽始料什么资料和什么资料提供什么资料最?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粽子的历史文献?
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
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像粽子。
-
匿名2023-10-09 22:40:03让人乐此不疲。
共 1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