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中的孔子形象材料一: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 材料二:东门有
时间:2022-11-0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1)材料一:仁爱而威严的人师(学者)形象;材料二:长相特异而不得志的政治人物形象;材料三:上天之后的圣人形象。
(2)文献的作者不同;文献的时代背景不同;儒学的历史地位不同;孔子个人的经历不同(文献评述历史人物的内容范畴不同)等。
(3)文献史料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主观性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创作的文献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陈述)不同,客观性体现在可以通过文献史料了解文献创作时期的时代特征等。
孔子收集整理古代文献编成六部典它们被谁称为什么
六经。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这六部古藉并非孔子所做,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孔子文献有哪些?
孔子文献主要是《六经》,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部儒家经典。
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以及《易传》、《春秋》、《孝经》、《论语》这四部作品,是了解孔子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
匿名2023-08-30 11:06:00使用时间长。
共 1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