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和文献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2-11-0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1、概念不同
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虽然多为片断性的,但它却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文献史料是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2、内容不同
实物史料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
文献史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而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3、意义不同
实物史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白。并且实物史料可以订正史书,辨别文献资料记载的真伪。
由于年代久远和社会动荡,我国有不少古籍都已散佚,许多文献资料上的记载无法得到核实,许多错漏之处也无法得到纠正和弥补,因而留下了许多历史疑案。这些疑案,有不少必须通过实物史料才能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物史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料
传记文学和历史文献有何区别
简说,历史文献是历史属性,传记文学是文学属性与历史属性兼备,属于边缘问题。
西方18世纪时传记文学很盛,那时的传记文学特点是资料翔实,卷轶浩繁。但还不能与历史文献的考据性功能相提并论。
到了大概1919-1929年间,西方传记文学有了个新发展,重视传记作家的自由和客观。伍尔芙将之归纳为新传记。
这时候的传记文学就跟历史文献差更多了,在历史属性和文学属性里也更偏文学化。
中国的传记文学起步很晚,一般认为是胡适《藏辉堂札记》里首次提出,也有说梁遇春的,我没仔细研究过,姑且算胡适。
或者更直白的来说吧。以苏轼为例,林语堂《苏东坡传》,王水照《苏轼传》,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这些算是讲苏轼生平的,前两种是传记,后一个是历史文献。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